正月初九,是民间传统中"玉皇大帝诞辰"的吉日,俗称"天公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帝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天神,掌管天地万物、人间祸福。这一天的祭祀活动自古便隆重非凡,民间有"初九大过年"之说,足见其地位之重。
传说正月初九是玉帝巡游人间、听取众生祈愿的日子。古人认为,此日若能虔心敬拜、恪守习俗,便能得天神庇佑,一年顺遂。
一、1要吃:红龟粿,舌尖上的吉祥符
在闽台地区,家家户户初九必做红龟粿——这种形似龟背、印着福纹的糯米糕点,被视作献给玉帝的"人间信物"。龟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吉祥,红色代表喜庆,粿体上压制的"寿""福"字样则如天神的朱批,寓意将祥瑞纳入人间。
制作红龟粿颇有讲究:糯米需浸泡七日,磨浆后以红曲米染色,包裹花生、芝麻或豆沙馅,再以雕花木模压出纹路。蒸熟后粿皮柔韧透亮,如红玉含光。祭祀时叠成九层塔状,取"九重天"之意,祭毕全家分食,祈愿将天恩融入血脉。
二、2要做:敬天礼与传家训
1.祭天公:三牲五果敬苍穹
正月初九,家家设香案于庭院,以整猪、全鸡、活鱼为"三牲",搭配柑橘(吉)、苹果(平)、凤梨(旺)、香蕉(招)、龙眼(贵)五果,寓意"三界通明,五福临门"。供桌需铺黄布象征天界,点龙烛、烧金纸,主祭者行三跪九叩大礼,诵读疏文,将家族姓名、所求心愿上达天听。
在潮汕地区,更有"挂天灯"的独特仪式:门前悬挂九盏红灯,代表九霄云外的凌霄宝殿,灯下缀流苏,夜风中如星河垂落,既为玉帝引路,亦为家族点明前程。
2.传家训:以天为鉴正家风
初九亦是传承家训的重要时刻。老一辈会在祭天后召集全家,讲述"玉帝七女下凡助董永"的孝道故事,或诵读《朱子家训》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训诫。孩童则需背诵族谱、学习祭文书写,在香火缭绕间,将敬天法祖、勤俭持家的精神代代相传。
三、忌3事:避讳中的生存智慧
1.忌污秽:天地净,人心清
初九严禁倾倒污水、晾晒内衣,因玉帝至洁至净,秽气会冲撞天神。泉州民谚云:"初九倒脏水,财神绕道走",百姓此日甚至暂停洗衣沐浴,以全虔诚之心。
2.忌争执:口生莲花福自临
"天公生,万事兴",此日若争吵骂詈,会被视为亵渎天听。闽南人家常将扫帚倒置门后,取"止口舌"之意;孩童若哭闹,长辈便以红绳系其手腕,既安抚情绪,又暗含"红线牵福"的祝福。
3.忌荤腥:一日斋戒积功德
部分地区有"初九食素"的讲究,认为杀生会折损福报。即便供奉三牲,也多用面塑替代,如福州"斋天"仪式中的素鸡、素鱼,以麦芽糖点睛,既表诚心,又合天道好生之德。
正月初九的习俗,是中国人"敬天爱人"精神的生动写照。当现代人重新品味这些传统,或许能触摸到超越时空的文化基因——那是对天地的谦卑,对生命的珍重,以及对美好生活永恒的热望。愿我们以传统为舟,载着这份质朴的祈愿,驶向福旺、财旺、人更旺的新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