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上班,只搞钱的火羽!因为要陪娃成长,我不上班6年了,发现身边有个怪现象:
那些辞职失业后不上班的人,虽然没工资,但时间长了纷纷再也不想回去上班了。
这是为什么呢?
钱从哪来?
朝九晚五不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人的天性,就是渴望自由。
上班,却极大地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我毕业于2010年,失业前,我也有8年牛马生涯,这8年我和朝九晚五疯狂对战。
2012年夏,我从绍兴某小镇回到杭州,进入体育场路347号杭州出版大厦某社工作,副社长是个女强人,时间观念极强。
一天全社开会,我迟到了整整2小时。
这个漂亮、年轻、精干的女人,大发雷霆,我挨了大概1小时的骂。
大家噤若寒蝉,连年纪大的员工都怕她。
这是一份体制内工作,每个人都循规蹈矩,全社唯一没人理的就是我。
因为,我是新人。
这样的氛围我怕了,果断辞职。
2017年,我成为一原创设计公司的内容总监。
老板是清华毕业的学霸,有才,有品位,天份极高,还有商业头脑。员工都很崇拜他,公司氛围也不错。
但天才掌控欲极强,设计师没有自由发挥空间,我也一样。
他规定迟到超过5分钟扣50块,我是每个月上交罚款最多的人。
他找我谈话,不解地问:
你天天迟到,是因为这样很拽吗?
我差点笑场,不知该如何“不拽”地,向曾因不自由,从绿城辞职创业的他解释——
我只是不想上班。
其实这6年,我上过班,每次都熬不过1个月。
笼中雀一旦逃离,还回得去吗?
它大概会一头撞死吧。
勾心斗角,长结节
职业关系,我没经历过太多办公室政治,但职场结节也没放过我。
2018年,我被一位同事差点气住院。
那是全公司最奇葩的摄影导演,大家都受不了他,但公司缺人,所以一致投票把他打发到新成立的杭州分部。
作为编导,我每天都得和他一起工作,每次出门拍摄都得和他密切配合。
他曾把从不与人起冲突的我,气到砸手机。
我至今清晰记得,在杭州历史最长的咖啡馆二楼,他把我气到实习生死死抱住我,才没有出现打斗场面。
拍摄中断,我当场气哭了。
这是我最后一份工作,也是最自由的一份工作,我可以不去办公室,也没有上下班时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但不到半年,我就身心俱疲,决意离开。
公司为挽留我,放了我一个月带薪假,我直接跟老板说:有我没他。
老板一个也不愿放。
讽刺的是,我离开后,他被开除了。
老板的脸色,直属领导的PUA和打压,同事的甩锅和冷箭,工作消耗脑力、体力、青春的同时,还消耗着我们宝贵的心力。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职场的污秽,能在一瞬间,摧毁我们辛苦建立20年的信仰。
工作第2年,我经历了上司和客户的性骚扰。
它让我放弃了财经记者这份职业。
而跟电影《沉默的真相》里的检察官比起来,我经历的黑暗不足一提。
华裔天才女演员刘玉玲曾在访谈中谈到,她有一笔“fuck you money”(简称“去你妈的基金)——
有了这笔钱,当你在工作中遇到不喜欢的事或人,比如恶心的色老板,就可以有底气地甩手走人,并说:
“去你妈的!”。
不想再被职场剥削
职场剥削无处不在:
职场性骚扰是对身体自由的剥削,领导PUA是精神剥削,996、隐形加班是时间剥削,35+被裁是榨干抹净后被抛弃……
我们只想用劳动换报酬,却要被职场附加这么多剥削,那上班谁能不累呢?
我在抖音刷到过一个大厂女程序员,累到在上班路上哭,视频里的她每天都像个丧尸,却有大几万的点赞——
明明已经被剥削到极点,却不敢辞职!
这不就是你我么?
比失去收入更让人恐惧的,其实是失去安全感和按部就班的生活。
我们从小按部就班,对脱轨有天然的恐惧。
但当你无奈或主动脱了轨,就会发现:
不过如此嘛。
钱到底从哪来?
钱是个大问题。
如果有足够的收入来源,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不上班。
长期不上班的人,或者有自己的“fuck you money”,或者有父母的支持,或者家里有头能干的牛“替你负重前行”……
最后就是,有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有人做起“全职女儿”,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退休金加起来不少,养活她一个绰绰有余。
与其给人当牛做马,不如给家人打工,做个乖囡。
有人副业开挂,一天打三份工,早上去别人家做保洁、做收纳,下午去做手工、做线上客服、做兼职,晚上去夜市摆摊。
还有人主业变副业,在家接活,商业文案、活动策划、网页设计、Logo设计、排版、剪辑、校对……
想接就接,不想接就休息,自由逍遥。
更有人比如我,全职做起自媒体,写公众号,写头条,写小红书笔记,拍抖音,做直播,能变现的平台非常多。
无论你擅长写文字,还是拍视频,深耕下去,总能有口饭吃。
互联网的兴起,给了普通人,无数种可能性。
线上接单的陪诊师、整理收纳师、心理陪伴师、知识付费、出书、写小说、社群运营、投流手……
曾经低入尘埃的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农村种地大妈、街边小摊贩,把抖音账号做得风生水起——
他们一年的收入,CBD里的白领一辈子望尘莫及。
当然任何的高收入,都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没做起来之前,你都是左领右舍眼里的窝囊废,不少百万粉博主在爸妈眼里依然是“无业游民”,天天催你去上班。
中国人往往一生都在比较和羡慕别人的路上,“恨人有,笑人无;嫌人贫,妒人富”,总是幻想自己没走过的路风景更美。
其实呢,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愿你我都能“求仁得仁”。
感谢你的耐心阅读,点【在看】,或分享给更多人,鼓励我持续更新副业搞钱、写作变现、自媒体干货~
本文已肝3560字,更多不上班搞钱方式根本写不完。
欢迎关注,并星标,我会持续分享——
一起多多搞钱。
我是火羽
曾经的记者,编辑,运营,总监,编导
现在是努力搞钱养娃的单亲妈妈
杭漂12年,回村坐北观天
采菊东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