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美术馆上新了黄永玉新作展,团长在展厅逛了两个多小时,更加确信了那句话:“若觉人生无趣,不如去看黄永玉。”
展厅里有小朋友认真地看着黄永玉在画上都写了什么,也有年轻人和爷爷奶奶辈的观众举着手机咔咔一顿拍。
有趣这件事,受众无分年龄!
若觉假期无趣,就带着娃娃去看黄永玉,为新的一年注入欢乐有趣的幸福能量。
画过生肖邮票、前几年画了可可爱爱又奇奇怪怪的兔子、活到了99岁的老头,这应该是大多数家长对黄永玉的了解。
逛展之前,咱们再来多了解一些黄永玉。
曾有人形容黄永玉是现实版的周伯通,博学多识,书画俱佳,天真快活。梁羽生曾称他为“怪侠”,黄霑给他题词“你是个妙人,你是个少年狂”。
他的身份还比爱好多:画家、诗人、散文家、小说大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或许,也可以是一名段子手。
你一定看过他不少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原价8分,拍卖了一百多万),木刻作品《春潮》《阿诗玛》,毛主席纪念堂巨幅壁画《祖国大地》,水墨画作品《墨荷》《天问》。
你不一定知道的一些人物生平:学生时期爱好打架、逃学,初中留级5次,因打人退学。
他烧过瓷器,做过棺材,在小学、中学、大学当过老师,在香港写过电影剧本,打猎、做烟斗。
钱钟书是他住同院的好友,沈从文是他表叔。
60多岁的黄永玉在动物园门口制服了三个抢劫的小伙子,90多岁的他被记者问“怎么看待‘死’”,他一如既往的洒脱:“死了就是活不了了嘛,没什么特别的。”
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他的新作展你们能忍住不看?
这次展览一共展出了217件/组展品,黄永玉的天马行空、豁达温暖,都埋在这些妙趣横生的画作和举重若轻的写作中。
黄永玉从不避谈时间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的痕迹。对于衰老,他是坦然,甚至欣慰的。
诺,看他的画就知道了。
这是“从半岁到九十二岁”的黄永玉,邀请朋友来喝喝茶,聊聊天。
这是九十二岁的他和小猫的合影,爷爷九十二了!
这是他九十五岁时写下的:“年纪大了,活得好好的,空耗着双手总是愁人的,所以找了这些事来做,您有空请来看我。
这是他九十八岁向大家发出的生日邀请函:“我九十八了,活该请您来万荷堂喝一杯。
在不少画作中,也能看到他时常打趣自己的年龄,自称“本老头”,再搭配上“哼”“呀”此类语气词,可爱!
其实年龄焦虑,黄永玉也曾有过。
中年时期(1980年)的黄永玉写了一首诗,《假如我活到100岁》。
我是干瘪的橘子,
是熬过了冬天的苦瓜。
“人们用好奇的眼光,盯我身上的每一部分,
发皱的双手和颤抖的步伐。
吃饭时老打翻饭碗,
满身衣服是板烟烧的洞眼。
低头看一行书,
抬头就忘得干干净净。
爱情和我这么遥远,仇恨像一缕轻烟。”
等到真的老了,他却认真地写道:
“对我们老人所不熟悉的未来,
我们无须妒。
我们是新上任的老人,
有权对未来也进行学习和认识。
作为一个老人,他时常回顾过往,童年的荠菜、少年的行囊、青年的故友、中年的小猴子还有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他笔下的素材。
作为一个新上任的老人,前方依然有着他不熟悉的未来,他的世界永远充满希望。
黄永玉的画作里,小动物是常常出现的主角。
他画的猫和老鼠,醉酒后也能称兄道弟。
人人都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但他偏偏问“狗抓老鼠,有什么不好?
他笔下的小狗,是梅花天才。
他笔下的老鼠,养了一只小猫当宠物。
在他的画里,龟兔赛跑,乌龟可以给兔子“限速”。
他画的龙虾,看起来就很好吃。
还有来往的候鸟,候鸟每一次振翅都是生命的律动,飞翔的瞬间就此被定格。
这是黄永玉九十九岁的作品。
当然,少不了十二生肖!
本次展览中可以看见大家熟知的十二生肖,还有十二生肖外篇——十二个不属于十二生肖的动物,有鳄鱼、鸵鸟、刺猬。
黄老题跋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小文章,比画中的主角还抢眼。
黄永玉曾给文章、雕塑、木刻、绘画进行过喜爱度排序:“我喜欢文学更多一点,画画可以卖钱,可以让我生活得好啊。做雕塑也很有意思,需要花很多精力。木刻很辛苦的,以前,一张画花一个礼拜刻出来,在报纸上发表,最多就是8块钱。
喜欢文学多一点的黄永玉,写在画上的“小作文”短则数十字,长则上千字,尽显“黄氏幽默”。
是让人边逛边偷笑,然后感叹:“他怎么这么有意思”的程度。
讲粗俗,他画一只人模人样的牛,蹄捧鲜花大口吞咽:“牛嚼牡丹”。
也在画上记录过,曾经认识的一个女孩子。
上面那只看起来很好吃的龙虾,实际上是记录了一青年给黄永玉送了只大龙虾,黄老给他介绍女朋友,没成功的故事。
也有看起来“气呼呼”的文字。
有可口可乐,自然也有“可口可悲”。
“歇口气等待明年的花开。”
也讲广东的俗话“老鼠拉龟”,笑人一天到晚尽做些白费力气的事而忙得要死,实际上对人对己一点用处都没有。
《水仙图》讲水仙和知了,然后遗憾去了几次澳大利亚都忘看鸭嘴兽。
画面左边红笔补题:“美,很易消逝,艺术的使命是挽留。”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但又美感十足。
他还画鹦鹉,配文“鸟是好鸟,就是话多”。鹦鹉:“啊?”
在《晨兴一挥》中,他提到:“我自小受漫画影响最深,包括成长以后的文化态度,我的世界观也都与其紧紧相连。
黄永玉也会在画上,记录下自己对于“老去”这件事情的生活体验。
“人年纪一大,很容易手脚失去平衡。比如我这张画,原先还颇为得心应手,没想到画完一看,整个玻璃是个歪的。好笑的自己居然一点也不心慌,按照当年裱画师傅经验折折扣扣裁将起来。没想到老师的在天之灵把所授本领早已暗暗收回。裁来裁去,弄成大歪张。幸得圣女黑妮整纸补救,捡回正果。此为染色完毕之后原样,不再加工。
清明节后一日补记若干混话上,是为记。”
通过这些文字,仿佛旁观了这位传奇老人的细碎生活。
要想细细看完每幅画和画上的文字,估摸着怎么也要小半天。画作旁有个二维码,可以看电子版的文字信息,小朋友读起来会更顺畅一些。
二维码长这样
有趣,温暖,有力量,是看完展的感受。
九十多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渴望而未必可得的生命阶段,许多人或许早早就计划起过逍遥而平常的老年生活,但对于黄永玉先生而言,只觉时间的匆忙与不够用。
年岁更替、四季轮转、万物生长,这些时间变化的痕迹,被他用充满好奇的视角反复观察。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是黄永玉的新作展,更是这位老先生热烈而浓郁的生活。
❁ 展览信息 ❁
展期:1月5日至4月6日
地点:成都市美术馆A区负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