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通讯员 郭德龙)近日,安徽省舒城县汤池镇方畈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盛宴——该村新发展的30万棒平菇在春季前夕首次开采,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这一喜讯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方畈村的平菇种植大棚,只见一排排整齐的菌棒上,一朵朵肥厚的平菇竞相绽放,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平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些平菇品质好、口感佳,深受市场欢迎。”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张军介绍道,“我们注重品质,从菌种引进、原料采购到生长环境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平菇的品质和产量。现在,我们的平菇已经大批量进入合肥周谷堆市场,小批量供应附近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据了解,方畈村曾是舒城县纪委监委连续四批选派工作牵头帮扶村。去年7月,针对村黑木耳基地存在的短板,第九批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决定对黑木耳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将规模由5万棒增加到30万棒,投资由专项资金转变为多方融资,经营由村集体负责转变为专业负责。这一举措得到了派出单位舒城县纪委监委、国元保险舒城支公司及汤池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



  如今,方畈村的平菇产业已经初见成效。14个大棚的平菇长势喜人,日均产量已达1600斤,预计元月中旬到3月中旬是采摘的高峰期,日均产量可达4500斤。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解决了留守妇女、老人的就业问题。

  “现在,我们村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方畈村村书记潘孝英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方畈村的平菇产业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也为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下一步,汤池镇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平菇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