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蛇年第一个工作日
开工大吉!

春节长假已收官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

假日8天本市共接待

游客1777.84万人次

同比增长6.08%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数据

2025年1月28日至2月3日

上海线上线下消费465亿元

境外来沪客群消费金额

同比增长28%

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3%

上海市文旅局联合各区文旅部门及相关企业集中推出的100余项“乐游上海过大年”假日臻选主题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在沪体验民俗年、文化年、时尚年。

春节期间,欢度“海上中国年”成为出游新选择,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进出港邮轮11艘次,上下客近7万人次,迎来出游高峰。冰雪旅游成为节日消费新热点,北外滩旅游度假区举办第六届白玉兰广场国际冰雪节,徐汇西岸梦中心冬季限定冰场正式开放,耀雪冰雪世界全新改造后开门迎客,新增16个热门IP主题娱雪项目。

春节期间,从去哪儿平台数据看,今年春节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2100余个境外城市,较去年增长五成。携程平台跨境游订单同比增长三成。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包括日本、中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美国、中国澳门、越南。短途出境游中,赴日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翻倍。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长线游目的地也颇受游客欢迎,分别增长53%、82%、56%、50%。

延续“China Travel”热潮,“非遗版”春节令来华外国游客赞叹不已。蛇年春节期间,十大入境游客源国依次为韩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英国、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上海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93%,主要客源国及地区为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美国、日本等。

豫园商圈打造“非遗灯会”+“乐高新春庙会”,营业额同比增长15%。一百商业中心通过举办财神巡游、舞龙舞狮等活动,客流增长16.7%。南京西路商圈开启为期12天的“闪亮·静安 光影SHOW新春”正月迎春活动。静安大悦城举办“喜羊羊与灰太狼20周年新春快闪”等多场快闪活动,客流同比增长20.0%。陆家嘴中心L+MALL联合敦煌博物馆打造《灵蛇花园》全国首展,吸引客流超18万人次,同比增长16.0%。百联ZX造趣场吸引众多年轻人“吃谷”,节日客流同比增长89.7%。崇明区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2024年国庆新开业的“躺稻田里咖啡驿站”推出新年祈福、围炉煮茶等活动,初二迎来客流高峰,较节前增长5倍。

此外,节日前夕,上海先后发布家电家居家装、数码产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节日7天,家电、家居和数码产品核销金额逐日提升,假期最后一天核销金额是首日的两倍。数码产品受到市场追捧,核销金额占全部核销金额的54.9%,手机成为最热单品,占全部核销金额的42.4%。重点监测的企业数据显示,汽车销售情况好于去年同期,品牌车企订单量较去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春节假期超440万人次游园有公园一天接待5万多名游客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2月4日介绍今年春节假期绿化市容情况。上海各座公园假期共接待游客超440万人次,游客量最大的一天为大年初二(1月30日),约70万人次。

各座公园中,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动物园等公园较受欢迎。春节假期,这两座公园分别迎接游客26.2万人次、9.7万人次;游客最多的大年初二,分别迎接游客55583人次、23399人次。

2025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年,春节假期,浓浓年味和文化“盛宴”是市民游客前往公园的主要吸引力。例如,上海植物园的“灵蛇献瑞 花开富贵”年宵花展、辰山植物园的迎春花展、古猗园的迎春活动、上海动物园的“灵蛇献瑞 生态护航”蛇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动、世纪公园的“金蛇贺岁 双梅迎春”赏梅游园活动。

今年春节假期,上海植物园、古猗园、共青森林公园、辰山植物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分别迎接游客75500人次、49928人次、47256人次、31362人次、12297人次。各座公园积极落实低温天气和大客流应对措施,加强管理,确保游园秩序安全有序。


蛇年新春,市民游客在上海野生动物园拍蛇。陈玺撼摄

今年春节假期,街头巷尾也是年味十足。绿化部门聚焦重要区域、重点道路布置花卉,涵盖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3个市级核心区域,静安寺等8个市级重点区域,淮海路等13条市级重点道路。中国结、红灯笼、福字、爆竹等中国传统年味元素随处可见,为节日增添浓厚喜庆氛围。据统计,今年春节假期上海共布置花坛花境约17.9万平方米、主题景点95个。

与此同时,上海景观照明开启重大活动模式,外滩、北外滩、小陆家嘴地区等核心区域延长开灯时间,黄浦江沿岸主要媒体立面、市级商圈大屏播放春节主题宣传视频,南京西路、徐家汇、五角场商圈和光陆大楼组织春节主题光影秀。春节假期,宣传视频播放及光影秀展演安全平稳有序。

春节假期有许多城市工作者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比如环卫工人。上海日均出动道路保洁人员2万余人次,加大对大型商圈、重要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区域的清扫保洁力度,日均清扫垃圾905余吨。


上海徐汇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晶貌环卫分公司的公厕管理员擦拭公厕过道。陈玺撼摄

春节期间报警类110警情同比降5.9%未发生重大交通、火灾事故

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假期,上海公安机关细化勤务部署,加大警力投入,全力做好人群密集场所安全管理、烟花爆竹管控、春运安保、道路交通组织等工作,确保社会面治安良好、城市运行安全有序。截至2月4日17时,全市报警类110警情同比下降5.9%,未发生有影响的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交通、火灾事故。

春节期间,上海公安机关坚持显性用警,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措施,进一步提升见警率、管事率、控制力,确保社会治安平稳有序。针对除夕夜守岁和初四夜“迎财神”的传统习俗,全市公安民警辅警带领16万余名平安志愿者,深入社区、重点道路和场所,加强巡查劝阻,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和火灾事故防范。


春节期间,针对外滩、豫园、蟠龙天地等141处热门景点和迪士尼烟花秀等150场大型活动,上海公安机关严格按照“一点一方案”“一活动一方案”要求,依托大客流监测系统,实时掌握人流情况,动态开展疏导管控。围绕除夕、初一及传统民俗“迎财神”期间龙华寺、玉佛寺、城隍庙等60场次迎新祈福活动,警方严密现场消防检查、交通组织和人流管控,确保活动安全有序举行。

为应对节日出城返程大客流、大车流,全市公安交警部门重点针对G40高东、G60新桥、G15朱桥等主要高速道口,依托长三角警务一体化协同机制,强化远端疏导和排堵保畅,快处快撤各类交通事故,确保安全畅通。围绕机场、铁路、长途客运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进一步加大警辅力量投入,做好周边交通组织和轨道交通地上地下联动,特别在虹桥枢纽区域,警方持续优化“远端分流、大小循环、人机引导、即停即走”措施,有力保障了旅客安全出行。

假期最后一天铁路返程客流破纪录机场已连续三天破纪录

2月4日正月初七,也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松江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金山北站、练塘站迎来返程客流最高峰,单日到达旅客在83.7万人次左右,创下单日到达客流的最高纪录。其中上海站22.0万人次,上海南站9.4万人次,上海虹桥站46.8万人次,上海松江站5.5万人次。

当天,铁路上海站当日到达列车共计1047趟。由于不少旅客乘坐夜间高铁,于深夜抵达上海,为此,铁路部门加强与站区管委会、地铁、公交等部门沟通联系,通过加开夜间公交、地铁、市域机场线等方式,做好到达大客流的快速疏散。

假期最后一天,也有许多来上海旅游的旅客集中返回工作生活的城市,铁路上海站当天增开了西安、郑州、徐州、贵阳、汉口等方向旅客列车120趟,并增开夜间临客(2月5日0时至5时)60趟。当天,上海虹桥站、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松江站这四个大站的候车室24小时开放。

机场方面,2月1日到2月3日这三天,上海两大机场单日客流量一路创新高,达39.8万人次、40.4万人次、41.2万人次,连续三天破历史纪录。

2月4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针对旅客返程高峰,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在旅客抵离各个环节增派了工作人员,并视情加大公交守航夜宵线运力,灵活调配出租车资源。

旅客“没方向”也不怕:到处都是“红马甲”

2月4日 下午,在川流不息的轨道交通虹桥火车站站内,穿着红马甲、身材高大的朱啟文几乎一刻不停地回答着旅客的问题。乘坐高铁往哪里走?直梯在哪里?最近的洗手间怎么走?配合着手势,朱啟文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每个问路者,尽可能减少大家的等待时间。

上海青联委员、抖音电商跨境供应链运营经理朱啟文,今年第一次成为“青小运”志愿者,而像他这样的“红马甲”其实还有很多位。记者了解到,这是上海市青联第三年启动“青小运”春运专项志愿行动,1月13日志愿者招募令发出后,立即得到委员和上海市青律协等会员团体的积极响应。1月28日至2月4日,共有128名“青小运”志愿者分批驻守在轨道交通虹桥火车站站、豫园站、南京东路站,协助车站服务大客流,元宵节还将有30余名志愿者上岗服务。


朱啟文发现,来来往往的旅客中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老外,有年轻情侣,也有一家老小一同出游的。“可能是站内指引牌的英文字体较小,也可能是他们不太确定应该找谁问路,一旦判断他们需要帮助,我就主动迎上去用英语询问。得到帮助后,老外们都会热情地说谢谢。”


连续两年坚守在豫园站的上海青联委员、大同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彪,这次用上了“小蜜蜂”。作为上海春节观光目的地“顶流”之一,豫园灯会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年初五下午服务时,徐彪接到的任务是7号出口临时限流、引导乘客从5号口出站,于是现场编了一句顺口溜“出站请走5号口,7号限流不能走”,借助“小蜜蜂”一遍遍地告知出站乘客。

全国青联委员、上海普陀区凯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总干事杨飞和13届上海青联常委王漪波也是活跃在虹桥火车站站的“三年级生”,服务时长“遥遥领先”。两人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去年底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开通后,大量旅客都会乘坐这条线路。

“不过我也发现,地铁站内对前往市域机场线的双语标识引导还不够清晰,字体显示略小、没有步行时间提示等信息内容,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对市域机场线引导标识的优化建议,提升知晓度和辨识度,方便中外旅客。”杨飞说。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 :王力 李晔 束涵 陈玺撼 邬林桦 吴卫群 吴越等

微信编辑:Wing

校对:Rong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