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2月5日电 题:站岗口岸护团圆——南京边检民警的春节坚守

  新华社记者陈圣炜

  2月3日凌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内,验讫章清脆的“咔嗒”声在出入境大厅格外清晰。张贵龙的手指关节已有些泛红——这个37岁的移民管理警察正在轮值春节期间的第二轮勤务。除夕当天,他为128本护照盖上了通关印章。

  “这枚章是许多家庭团圆的见证者。”张贵龙摩挲着手中的验讫章,钢印边缘的磨损处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枚印章在春节假期完成数千次起落,而它的使用者却连续多年缺席自家年夜饭。

  除夕当天24点左右,这位连续值守10余小时的民警转身望了眼窗外的城市灯火,将手机贴在耳边听完了儿子发来的拜年语音。

  智能查验系统跳动的数字见证着边检民警的坚守:截至2月3日,春节假期,南京空港口岸验放出入境航班429架次、旅客61836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3%和32.8%。今年春节期间,南京边检站超八成民警参与了执勤工作。

  “今年明显感觉到外国旅客更多了!”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三级警长陈晓珲说,随着中国免签政策持续放宽优化,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探亲或经商,“去中国过年”更成为许多外籍人士的新选择。截至2月3日,春运期间,南京口岸出入境外籍人员17587人次,较去年同期上涨142.6%。

  面对持续攀升的客流压力,南京边检站启动“春运高峰勤务模式”,密切同各联检单位及航司联系,加强数据分析监测,优化查验程序,启动“错峰验放”“动态警力调配”等机制,兼顾安全和便利。

  “您可以使用快捷通道。”在陈晓珲和同事的引导下,前往香港旅游的王女士不到30秒即完成通关。在人工查验通道,人证对照、录入信息后,仅仅几十秒就能完成验放工作。“随着口岸查验设备和系统的更新,通关越来越智能便捷,旅客的体验更好了。”陈晓珲说。

  对边检民警而言,每架航班起降背后,都是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故事。“守国门的人,看万家灯火就像看自家窗台——灯亮得越多,这年过得就越有滋味。”张贵龙笑着说道。(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