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一开始,整个春节假期我们都是正常营业,来游玩采摘的游客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农历正月初五这天,郝洪勤像往常一样忙碌在草莓大棚里。
大棚外天气寒冷,大棚内温暖如春,只穿一件毛衣的郝洪勤额头上渗着汗水。许多游客趁着春节假期的闲暇时光体验草莓采摘的乐趣。看着眼前热闹的采摘场景,郝洪勤满心欢喜。
“假期带孩子过来感受田园生活,这里的草莓很好吃,还有荠菜、小油菜,都很新鲜。”来自菏泽城区的居民刘颖一边采摘新鲜草莓一边对记者说。
郝洪勤是曹县强勤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该合作社位于曹县普连集镇李楼寨村,于2014年成立,建设大棚16座,占地近400亩,主要种植葡萄、草莓、西瓜、油菜、荠菜等蔬果。
“我们采用富硒加中医草本古法种植技术,多施有机肥、不打农药,坚持生态理念,遵循自然规律,让水果自然生长、自然成熟。硒元素有改善人体消化系统和保护心血管的功效,而中医草本古法种植能让大家吃出蔬果本来的味道。”郝洪勤介绍。
出生于1976年的郝洪勤,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她曾从事个体经营十多年,收入颇丰,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2010年,郝洪勤萌生出搞农业种植的念头,但却未获得家人的认可。她一边做生意,一边考察学习特色农业种植,并在朋友那里悄悄试种了一棚葡萄。农业知识匮乏的她一边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一边自己摸索。
试种的葡萄成熟后,郝洪勤采摘了一部分带回家让婆婆试吃,婆婆连说好吃。郝洪勤笑了,将种植葡萄的事告诉了婆婆。最终,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说干就干,郝洪勤的生意彻底不做了,用攒下的积蓄开启了职业农民之路。在前期试种了几个大棚的基础上,2014年7月,郝洪勤的曹县强勤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在不断学习中,郝洪勤意识到开拓销售渠道、塑造品牌的重要性,她注册了商标“姊妹庄园”,形成了集种植、销售、技术指导为一体的高产高效设施农业。
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李楼寨村的葡萄种植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曹县强勤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县就业示范点。
在合作社打工的都是周边村村民,因每个人家庭情况不同,上班时间不能统一,郝洪勤就以钟点工的方式让他们到园区干活,不仅能照顾家,还有了工资。
“我原来没有工作,现在在洪勤这里打工,一天能挣一百元的工资。”一位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对记者说。
“以前生意干得不错,现在种地不觉得苦吗?为什么这么坚持?”面对记者的提问,郝洪勤回答:“看到自己做的事真正帮助到了一些人,他们的生活一点点变好我很是欣慰,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原因。”
凭着一股“犟”劲儿和十多年来的坚守,郝洪勤成功了,合作社取得“抗土壤酸化板结新型专用肥料在无公害叶菜上的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科技成果1项,推广“固体粪肥+N精准施肥创新技术”“生物与中医农业结合新模式增产增效新技术”等新技术10项。
如今的郝洪勤,说起种植技术俨然是一位农业专家。她致力于开展科学培训与技术推广工作,受益果农20000余人次。她主持完成了2019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富硒葡萄生态种植规范化种植科技成果推广及科技指导服务项目,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2024年,郝洪勤获评“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
从普通农家女到女老板,再到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郝洪勤实现自身华丽转身的同时,还惠及了众多父老乡亲。她先后荣获“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站长”“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乡村旅游创业之星”“菏泽市巾帼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我将一如既往地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走下去,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郝洪勤说。
菏泽日报 记者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