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串亲戚时,大家免不了会聊到一个话题:这孩子咋还不结婚?农村年轻人现在基本是处于两种现象:留家没外出的大多二十岁出头都结婚生子了,很多九零后的孩子都上初中了。



另一些读书上大学然后工作的就会稍晚一些,甚至还在单身。相聚聊天因为这个事情家人情绪老激动了,甚至还说明年他可别来了。家长因为别人的话说得有些难听不顺耳,回怼说:我们又不是找不到对象,只是觉得得尊重孩子的选择。

婚姻又不像别的,不能儿戏,慎重些会更好。要是放开了,可选择的能排成排。凭什么以你的认知判断我们的决定?记得小时候,叔叔同事的两个姐姐就是不婚主义,很多人不理解,还好他们有一对开明的父母。现在她们已经几十岁了,仍然相依为伴,自己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其实关于单身,婚与不婚,丁克,都是个人的决定,跟别人没有关系。自己觉得可以,那就是正常的事情。我们家里最大的未婚,已经35岁了,谈了五年的恋爱,今年准备结婚了。

她大学毕业,在无依无靠的异地工作打拼,从公司普通职员到东北三省外加内蒙区域总管。再到离职自己创业,没有时间也不想成家,从不停的搬家租房坐班车到自己有车有房,她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要给她压力找麻烦呢?



所以大家都想的比较开,没有谁死乞白赖的催婚,顺其自然。缘分到了,自然会水到渠成。其实有些时候不能以自己的认知强行干涉别人的决定,要保持一定的边界感。

选择晚婚或者没有适合的先不想谈朋友都是他的权利,他又不是违法乱纪、有伤风化,只是不想将就。过怎么样的生活无关其他,自己认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