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时机"这四个字听着挺客气,但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先等等"。为啥呢?因为他现在眼里只有一个人——特朗普。

有意思的是,石破茂上任后可是一直在喊着要访华。今年1月份他还特意托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带话给中方,表达了访华的强烈愿望。这事儿搁在以前,那就是典型的"你追我就躲",但这回中方很痛快地发出了邀请,还贴心地建议他来参加亚冬会。

结果呢?石破茂婉拒了。原因是他要去见特朗普,时间定在2月7号。这个时间点选得很有意思,正好是亚冬会开幕式那天。说白了,他这是明摆着要告诉全世界:在日本的外交天平上,美国还是分量最重的。

其实石破茂为了见特朗普,可是费了不少周折。去年11月他就想见特朗普,结果被晾在一边。这回总算是约上了,而且还成了特朗普2024年会见的第二位外国领导人,仅次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但是想讨好特朗普,光有表态还不够。石破茂还准备了一份"见面礼"——日本政府宣布要对十几种半导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还把一批中国企业列入了管制名单。这是不是让你想起去年荷兰对华采取的半导体限制措施?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说:石破茂不是一直强调要改善中日关系吗?确实,他在国会讲话时说要"努力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全面发展"。但你要知道,这种场面话跟实际行动往往是两码事。

就拿石破茂说的"最佳时机"来说,这四个字可以解读出好几层意思。表面上看是说他很重视访华,需要精心准备。但实际上,这更可能意味着他在等特朗普的态度。如果特朗普对他的"投名状"满意,那接下来他处理中日关系的空间可能会更大;如果特朗普不买账,那这个"最佳时机"可能就要无限期推迟了。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让人意外。翻翻历史就会发现,战后的日本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都有一个基本法则:美日同盟是基础。就连被认为是"亲华派"的石破茂也不例外。

所以别看石破茂说得挺好听,什么"领导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需要多次积累",什么"希望尽早访华"。但实际上,在他的外交优先序列里,讨好美国才是第一位的。这不,为了见特朗普,连中方的访华邀请都给推了。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日本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由来已久,只不过每届政府的重心可能略有不同。石破茂这次的选择,其实也反映了当前日本政府的外交取向——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他们还是选择了更加依附美国。

不过话说回来,国际关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等石破茂见完特朗普,看看风向如何,说不定那个访华的"最佳时机"就来了呢?毕竟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单纯地依附某一方也不是长久之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