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诊实录



朱氏内科非遗传承人 司徒夏昊摄

“朱医生,我得了肿瘤之后家里老人说鸡蛋不能吃是发物,鸡也不能吃,鹅也不能吃,葱姜蒜也是发的也不能吃,海鲜也不能吃,我现在只能天天肉丝青菜,我真的不知道该吃什么了。”病人问。

“朱医生,你经常说什么都可以吃一点,什么都不要吃太多,均衡饮食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现在自媒体太多了,经常会听到吃这个会导致这个疾病,吃那个会导致那个癌,几乎每个人都会教你该怎么吃,到底应该听谁的呢?”病人问。

“朱医生,中医到底有没有忌口这一说,这忌口到底有没有统一的说法?你能说说吗?”病人问。

我说:“关于忌口其实真的是比较困扰病人,别说是病人,就算我们医生有时候也别搞得晕头转向,所以作为中医医生我温故而知新,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中医忌口的历史渊源。”

中医最早关于忌口的典籍


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医最早的典籍,而关于忌口则《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记载较多,其余两本相关内容很少。我们先来看《黄帝内经》是如何记载忌口的,在讲述之前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内容。

《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我们耳熟能详的阴阳理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理论,肝心脾肺肾的脏腑理论都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除此之外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关于论述人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人的情志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针灸、养生,天人感应的都出自于本书,毫不夸张地说《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那《黄帝内经》是如何论述忌口的呢?

五味与五脏


《黄帝内经》与现代医学有一个比较大的不同,那就是对于忌口的指导是归类的并且是主要论述理论与原则,与大家普遍认为的不同,《黄内内经》里很少提及某一个具体的食物会导致人体疾病,或者在生病时候哪个具体的食物不能吃。我们来看一段《黄帝内经》的原文。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精血的产生来自于饮食五味的摄取,但贮藏精血的五脏也会因为过量进食五味而受到伤害。比如,吃过酸的食物,会使肝气太过旺盛,脾气因受到过度克制而衰竭。吃过咸的食物,会使骨骼受到伤害,肌肉短缩,心气也抑郁了。吃过甜的食物,会使心气喘闷,颜面变黑,肾气不能平衡。如果吃太苦的食物,脾气过燥得不到濡润,胃部就会胀满。吃过辛的食物,会使筋脉松弛,精神就会慢慢涣散。因此应当谨慎地调和五味,使得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畅通,腠理固密,这样就能气骨精强。只要能严格地按照养生的方法生活,就可以尽享天年。”

这里可能有病人会问,《黄帝内经》说了等于没说,什么是过酸,什么是过于咸,到底哪些食物才是最符合养生的?


其实大家需要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太多时候习惯接受这样的观念,比如眼睛不好就多吃维生素A的食物,那大家都多吃胡萝卜、南瓜及维生素A药物来改善眼睛。但其实长期大量地补充维生素A也会造成中毒,比较常见的是孕妇早期大量补充维生素A会导致胎儿畸形。这其实和《黄帝内经》所论述的道理如出一辙,正常摄入五味那是对身体有益的,过量摄入五味那会造成身体的疾病。

同样如果食物摄入不足也会导致人体疾病,《灵枢·五味》中提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其意思就是如果长时间饮食不足,会导致气血衰少,身体机能下降。这与现代的营养学也是符合的。但比较麻烦的是现代人特别是爱美的女性,都把这个基本的原则给否定了,因为过度地夸大了过量进食造成的疾病而忽略了长期饮食不足造成的营养不良问题。

所以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饮食既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要做到适中,所以中医忌口不是指完全戒断某一种或者一类食物,而是需要把握合理的量。

中正平和,过犹不及


我经常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互通的,《黄帝内经》给我们的启示是进食不要太过于偏嗜,再好的食物过量进食也是会造成身体患病的,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吃。这其实与儒家的思想是一致的,做事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需要“中正平和”,我们看一段《论语》的记载:

《论语·先进》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语释:

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谁更贤能一些?”

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头,卜商有些不足。”

子贡说:“那么,颛孙师更贤能一些吗?”

孔子说:“过分与不足是相同的。”

古人做人做事主张中正平和,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偏向于两个极端,要么一点也不碰,要么超剂量地摄入,这其实与人体的基本规律是相抵触的。

《医说就懂的中医智慧》

《我想问中医——100个实用中医小知识》

朱氏内科非遗传人又来总结啦!


《黄帝内经》中关于的忌口的论述其目的不是禁止食用某一类食物,而是为了保证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正常,进而控制过量的食物摄入,同时也需要防止食物摄入的不足,因为只有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对人体才是有益的。

那为什么今时今日我们看中医会有那么多禁忌,而这些说法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下一篇我们一起来看看《伤寒论》中是否有更多的线索。


发现“分享”“赞”了吗,觉得有用就点一下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