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肝相当于养命,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肝脏除了承担着排毒、代谢、合成以及分泌外,也具有藏血和疏泄功能,调节情绪,维持内分泌系统和全身性的循环。



压力过大,焦虑恐惧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吃生冷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酗酒,熬夜等都会伤害肝脏,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中医来养肝。

如何通过中医养肝?

1、少玩电子产品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之所以眼睛能看清东西,主要依赖于肝血滋养。长时间用眼势必消耗肝血,从而造成的眼睛发干、眼睛红肿等,因此应科学合理用眼,少玩电子产品。

2、调整情绪

怒气伤肝,发怒时会使得气机上逆,血液跟随着气流动,从而伤害肝脏。肝喜条达恶抑郁,经常生闷气会造成肝气郁结,所以应学会自我解压。想要发怒时可以倒数10个数,深呼吸或户外跑步等来合理宣泄情绪。

3、有充足睡眠

中医讲,23点到凌晨3点正是肝胆养生的好时机,因此23点之前必须入睡,使得大量血液流向肝脏,肝脏得到足够氧气和营养滋养,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4、调整饮食

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酗酒等易诱发脂肪肝,所以应保持饮食清淡。着重吃含优质蛋白质的蛋类、奶类、豆类和鱼肉等,能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适当吃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和五谷杂粮,能提高肝脏解毒和代谢能力。

5、敲打肝经

早晨醒来后,手沿着大腿外侧裤线的部位来回上下敲打,能疏通肝经。着重敲打疼痛显著的地方,因为此部位毒素淤积最严重。

6、多运动

每天有30分钟以上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或快步走等,一周坚持4~5次,通过运动能促进气机畅通,使得肝气条达,同时也能愉悦身心。尤其是早晨肝气最为活跃,不妨外出散步或骑自行车,这样能调动气机,让肝脏处于一个最佳状态。当感觉到劳累时可以伸伸懒腰,活动活动筋骨,这样能让气血活跃起来。

7、按摩穴位

胆经分布在身体外侧,双手分别握成拳头状,稍微用力敲打大腿外侧,每侧分别敲打50下。通过敲打胆经能加快胆汁分泌速度,提高机体吸收能力,同时也能调理情志,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



一旦肝脏代谢异常,就无法为机体提供所需营养,使得身体多个器官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眼睛干涩呆滞和指甲干枯变形;肝脏无法正常排毒会增加毒素含量,加快衰老速度、肝血不足可影响消化功能,食物不能正常被消化,从而导致腹胀,所以保养好肝脏至关重要。

饮食结构不合理,多饮多食,生活方式差,经常性的熬夜,会让体内寒气逐渐累积,阴阳失去平衡,胆囊收缩机能减弱,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很难下去,增加肠胃负担,心脏与小肠互为表里,为小肠运化提供能量,所以心脏出现异常,有如针刺感,隐隐不舒服,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胆汁和毒素是肝分泌和分离出来的,通过胆囊收缩排出体外,胆不好,就会使得部分胆汁和毒素滞留肝内,影响肝的正常代谢,继而导致肝的局部损伤,短期是感觉不到的,其会自行修复,根源在胆,胆调养好了,肝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生了病尽量选择中药,西药对肝的伤害很大。有时间到乡下挖点灌南苦菜回来烧汤喝,用时加红糖哦,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晚上尽量不要熬夜,早点休息。经常舒展舒展筋骨,有利于强身健体,也有利于祛除心中的郁闷之气。

另外,拒绝一切会伤害肝脏的行为,做到滴酒不沾,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多运动,减少久坐或久站时间,不能乱服用药物,特别是自行联合用药,以免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