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义

有这样一群“小戏骨”

他们年纪虽小

却对婺剧满怀热忱

不久前

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播出

《新春走基层丨小戏骨登高台》

将镜头聚焦在这群可爱的孩子身上

今天

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日前,夜幕降临,武义古城的大街小巷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古城一角,忠孝堂里传来袅袅乐音,2025武义县少儿戏曲春晚正热闹开演。这是武义新年伊始一台隆重的春晚,也是小朋友的戏曲大联欢。

舞台上,一群身着绚丽戏服的“小戏骨”粉墨登场。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10岁,年纪虽小,一招一式却有模有样。

台上的花旦徐以蓦,今年10岁,刚刚摘得浙江少儿戏曲“小金桂”金花称号。受父母影响,她3岁起就开始学婺剧。每天要练三个多小时的基本功,常常因为长时间劈叉、翻跟头,痛得掉眼泪。

“哭完了她又会继续练。我们练婺剧的孩子,就是能坚持。”徐以蓦妈妈陶丽说。



日常训练十分辛苦,但这丝毫不影响徐以蓦对婺剧的热爱。她说,“唱婺剧对我来说就是快乐”。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舞台上 丑角 老旦等扮演者

都跟徐以蓦一样

从小迷上了婺剧

9岁的董宸钰今天演的是100岁的杨门女将。自从学婺剧开始,她就盯上了“老旦”这个角色。“我觉得老旦很霸气。100岁的老人还能去探谷,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非常喜欢。”董宸钰说。



“有模有样的,后继有人!”“都是小朋友,我觉得已经很厉害了。”……当晚,董宸钰一上台,便引来台下阵阵喝彩。台上的一招一式,是台下的艰辛付出。为了演好比自己大90多岁的角色,她常常会在家里观察爷爷奶奶和身边老年人的神态、步伐,努力让一颦一蹙都活灵活现。

在武义,越来越多“新生代”喜爱婺剧,走上舞台。近年来,我县持续开设“婺剧课堂”、定制“婺剧课本”,把婺剧“唱”进校园,截至目前共摘得7朵全国“小梅花”、15朵全省“小金桂”。去年,我县还创建了武义少儿戏曲“小荷花”荟萃品牌,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爱婺剧的热情。

“婺剧不光要走向全国,更要走出国门,让世界听到。”武义县婺剧促进会会长朱良宝说。



新的一年,我县计划每周推出一场“婺剧村戏”,并邀请“小戏骨”们一起“送戏下乡”,让传统戏曲后继有人,唱出新声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