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作为现代海军的核心力量,是中美两国海军技术差距和规模差距最直观体现的领域。美国海军现役航母数量是中国的5倍,吨位更是接近中国的10倍,中美之间的航母发展竞技正激烈进行着。

当地时间1月13日,拜登宣布美国“福特级”航母的5号舰和6号舰将被命名为“克林顿”号和“小布什”号。而在网络上,也盛传中国同时开工建造了2艘航母。那么,在这场航母竞赛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呢?

美国对其新航母寄予厚望,现任总统亲自宣布航母命名,可“福特级”航母的现状却有些尴尬。首舰“福特”号服役过程颇为坎坷,勉强才形成初步作战能力。2号舰“肯尼迪”号于2015年开建,到如今已经舾装7年了,却仍未完工。相比之下,解放军海军的“福建舰”开工更晚,却已经完成了6次试航,今年就要服役了。美国海军3号舰“企业”号预计今年下水,2号舰按照计划,服役时间将排到2032年。而此次拜登宣布的“福特级”航母的5号舰和6号舰,服役时间可能要到2040年左右。届时,中国海军的航母规模或许就会逼近美军。



美国虽然在理论上拥有2家航母造船厂,具备同时开工2艘甚至更多航母的能力,但实际上,美国的造船厂早已丧失大批量建造航母的能力。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的去工业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二战结束时,美国造船产业在全球的比重高达90%以上,而如今仅占1%。大量熟练工人流失,众多生产线被迫关停。此外,中美贸易战也给美国国防工业带来了沉重打击。美国原本以为掌握航母的核心关键技术就可高枕无忧,但是随着中国产业链和技术的全方位升级,造航母的核心基础设施和产业技术已掌握在中国手中,这使得美军航母的生产造价飙升,航母的交付周期严重延误,而中国海军航母建设速度却在快速提升。

网上盛传中国同时开工了2艘航母,一艘是003改进型航母,可能是10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在江南造船厂建造;另一艘是中国首艘核动力航母,在大连造船厂建造。中国海军在航母发展进程中十分谨慎,选择先发展常规动力航母是有其科学性的。常规动力航母技术跨度小,平战转换时间短,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海军而言优势明显。中国海军已经有1艘常规动力航母改建经验,自建了1艘6万吨和1艘8万吨级常规动力航母,所以外界分析续建003航母的姊妹舰,提升其吨位、改进弹射器、升降机和舰载机数量,并解决舰载机扰流板侵入斜角甲板的问题是很有可能的。



在解决短期航母需求的同时,中国也在为未来战略考虑,核动力航母的建造势在必行。核动力航母几乎拥有无限的续航能力,这将大大减轻航母对海外军事基地和补给舰艇的依赖。外媒传说中国在大连造船厂建造1艘11万吨的超级核动力航母,位于武汉的航母楼已经扩建,其造出的航母长度和美军“福特级”航母一致,宽度80米比美军航母宽2米,排水量也更大。

航母建造能力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和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美国经历了去工业化后,即便有航母需求,能设计出高性能的超级航母,却难以保证航母的建造了。而中国海军航母连续服役,并且以1艘/5年的速度持续建造航母。如果中国南北两线的航母建造工程同时展开,美国与中国在航母建设上的差距恐怕会越拉越大。在这场航母竞赛中,中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稳健的发展策略,让我们有足够的自信朝着航母强国稳步迈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