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除了走亲访友、品尝美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而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在这个春节假期迎来了消费热潮。它们不仅是一件件商品,更是传承文化的独特载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博物馆,来看看这些文创产品背后的“出圈”密码。
假期里,山东博物馆举办了多种文创活动,游客驻足挑选心仪的文物周边,在结账台前排起长队,迫不及待把文化记忆带回家。
游客 李佳霖: 这个是两个甲骨文的冰箱贴,跟展示的文物一样。
游客 张露露: 买了一个冰箱贴,我就很喜欢这种奇怪的东西,而且它还是十大镇馆之宝,觉得带回去也有一个纪念意义。
游客 陈俊羽: 文创的冰淇淋是一定要吃的,然后一些冰箱贴、还有一些周边的小商品我们都想买。买了一个冰箱贴,而且是宝石的,跟其他的东西不一样,特别好看。
山东博物馆文创中心工作人员 李国臣: 像我手里拿的这款 亚醜钺树脂冰箱贴,是我们文创店的明星产品,我们把它摆放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平时销量好的话能卖50多个,春节期间销量好的话能达200多个。春节期间我们店里还推出了很多优惠活动。
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游客的消费热情。而在这股 “文创热” 的背后,对文物所蕴含精神的深度传承,以及现代设计思维的大胆创新,才是其长盛不衰的关键密码。山东博物馆的文创工作发轫于2009年左右,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鲁博文创”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产品体系。
山东博物馆文创设计师 马伊曼: 我们就是根据我们镇馆之宝亚醜钺进行变形的。看它的眼睛,保留了它的眼睛,还有它的耳朵,像这个镂空的部分,就是进行了一个变形,并形成一个非常可爱的卡通形象。
山东博物馆社会服务部副主任 张小松: 我们的文创开发工作积极贴合“学术立馆”理念以及馆内七大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的推动下,按照“查-解-用”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将文化文物资源的历史深度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通过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应用、顺应潮流的创新设计理念、构建多样化产品线,实现了文创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
创意的集结使得“鲁博文创”成为市场的宠儿。截至2024年底,“鲁博文创”已开发“钺来越好、古韵配饰、此刻华夏、鲁博食堂、鲁王之宝、衣冠大成”等九个产品系列,延展设计四个子品牌。全年开发临展文创项目5个,文创产品类型涵盖家居生活、日用办公、旅游礼品、服饰配饰、餐饮食品等11个品类,产品数量总计1700余款。2024年销售额突破1500余万元,文创体系整体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山东博物馆社会服务部副主任 张小松: 我觉得一个文创产品,它的核心还是文化,应该是始终坚持这个文化性的原则,确保文创产品能够准确传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第二个是市场性,应该要在文创的产品研发过程阶段,就注重市场的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才能够打造出具有文化性和具有市场性的这种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