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来过南昌的人有个普遍感觉:南昌熊多。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南昌市户籍人口中,熊姓以308916人,排名第一,为南昌首姓。
熊姓,中国古来的姓氏之一。
熊姓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有熊氏,一个著名的上古华夏部落。
这个氏族部落,居住在有熊,建立有熊国,因此被后世称作有熊氏。
有熊氏这个称呼,最早开始于少典。
而他,也被尊为熊姓的得姓始祖。
少典,号有熊氏,是中国原始社会时期有熊部落的首领。
根据《史记》的记载,少典是伏羲和女娲之子,黄帝和炎帝之父。
汉代的焦延寿在《焦氏易林》中记载:“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
少典和他的族群,最初的时候居住在陕甘交界处,他娶了有蟜氏部落的女子,然后,生下了黄帝和炎帝。
后来,部落顺着黄河逐渐向中原南迁,来到了黄河中游,再后来,称华夏族。
关于有熊氏部落居住的地点,不同史料中的记载也不完全一样,。唐贞观年间出版的《括地志》记载:“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
郑州新郑县,就是今天郑州下辖新郑市,别名有熊,位于河南省中部,这里也曾经是祝融之墟。
《帝王世纪》上就记载:“(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少典死后葬于有熊国都东北,被称作“熊冢”,有熊氏为之守陵,陵墓的旁边设立有熊庄,后更名为能庄。
如今,在河南新郑和庄镇的能庄村,保留有少典陵,规模并不是很大,陵墓高约2.5米,周长约16米,墓前立有“有熊国君少典之墓”的石碑。
我们赶往这里的时候,是初冬时节,枯草凌乱,鲜格格外寂寥,周边建筑也不是很光鲜。作为一处有历史底蕴的遗迹,真心希望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如今,南昌熊氏一脉,多为熊世昌的后人,他是为屈原后人。
他在唐天宝元年(742),迁任豫章郡守。
豫章郡的郡治在南昌,管辖范围大致同今江西省。
在江西,最让熊姓人口自豪的就是南昌的月池熊家村,这个村被誉为,中国教授第一村,因为这里出了300多位教授,是熊氏文运昌盛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