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环境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变得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些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可以在人体内积累,然而,它们对人类是否有害或有毒尚不清楚。
大多数之前的研究使用视觉显微镜光谱法来识别人体组织中的塑料颗粒物,但这通常只能识别直径大于 5 微米的颗粒物。
2025年2月3日,新墨西哥健康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Bio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ecedent human brain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证实了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在人类肝脏、肾脏和大脑中的存在,这些 MNP 主要来自聚乙烯塑料。该研究还发现,大脑中的 MNP 浓度高于肝脏和肾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MNP 浓度随之增加。此外,患有痴呆症的人群的大脑中 MNP 浓度显著高于没有痴呆症的人。
这些发现凸显了全球环境中塑料浓度不断上升所带来的后果,也提示我们,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在人体组织(特别是大脑)中的暴露、摄取和清除途径以及潜在健康后果。
以下是来自DeepSeek的解读:
这篇论文题为:Bio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ecedent human brains(人类遗体大脑中微塑料的生物累积),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主要研究了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在人类大脑中的积累情况及其潜在的健康影响。
1、研究背景与动机
微塑料/纳米塑料(MNP)是指直径从 1 纳米到 500 微米的聚合物颗粒,近年来全球环境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浓度急剧上升,引发了对其对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担忧。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纳米塑料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相关,但关于微塑料/纳米塑料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水平及其健康后果的了解仍然有限。
2、研究方法
为了检测人体组织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研究团队使用了多种互补的方法,包括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电子显微镜结合能谱分析(SEM-EDS)。这些方法能够检测到人体肾脏、肝脏和大脑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尤其是聚乙烯(PE)等聚合物。
3、主要发现
微塑料/纳米塑料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浓度显著高于肝脏和肾脏。大脑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主要由聚乙烯(PE)组成,且随着时间的推移(2016年至2024年),肝脏和大脑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浓度显著增加。
微塑料/纳米塑料的形态: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大脑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主要是纳米级的碎片状颗粒,尺寸通常小于 200 纳米。
微塑料/纳米塑料与痴呆症的关系:研究发现,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尤其是在脑血管壁和免疫细胞周围)的微塑料/纳米塑料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大脑样本,表明微塑料/纳米塑料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但该研究并未证明微塑料/纳米塑料与痴呆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
4、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塑料/纳米塑料在人体大脑中的积累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聚乙烯(PE)等聚合物。大脑中的塑料/纳米塑料浓度显著高于肝脏和肾脏,且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的塑料/纳米塑料浓度更高。这些发现提示,塑料/纳米塑料可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其具体的健康影响。
5. 未来展望
该研究指出,尽管这项研究揭示了塑料/纳米塑料在人体大脑中的积累趋势,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塑料/纳米塑料的暴露途径、摄取和清除机制,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具体影响。特别是,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塑料/纳米塑料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并开发更精确的分析方法来检测和量化塑料/纳米塑料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通过多种先进的分析技术,揭示了塑料/纳米塑料在人体大脑中的积累情况,尤其是聚乙烯(PE)等聚合物的高浓度存在。研究还发现,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的塑料/纳米塑料浓度显著高于正常样本,提示塑料/纳米塑料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这一发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强调了进一步探讨塑料/纳米塑料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必要性。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