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亲家关系,是伴随儿女的婚姻而来的,处理好了,儿女婚姻幸福美满;处理不好,儿女的婚姻,鸡飞狗跳。

作为父母肯定期待儿女越来越好,因此“和亲家好好相处”,就变成了一门必修课。

尤其是过年过节,大家总要聚集在一起,吃饭喝酒。

如果谁家有红白喜事,那也是要帮忙的,体现待人的真诚。

但亲家关系,又很特别,毕竟不是从小到大的朋友,也不是血脉亲戚,要三观一致,经济实力对等,都是很难的。

聪明的人,主动做到以下三点,亲家相处愉悦了,儿女的小家也安宁了。



01

“三七定律”:利益事,三分糊涂,七分清醒。

俗话说:“亲人帮亲人,无亲帮来愁煞人。”

这亲家之间,互相帮一把,再大的困难,都容易挺过去。

在古代,儿女结婚,多半是一个联姻的过程。也就是说,把两家的事业都联合起来,形成更大的事业。

正因为要联姻,古人才特别讲究“门当户对”,并且剥夺了儿女自由恋爱的权利,不得不选择“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到了当下,婚配是自由了,但仍旧大概率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

有句土话:“亲家盼亲家富。”也就是亲家彼此拉一把,富起来,这不会吃亏,其实是换一个角度,帮助了儿女。

和我同村的三叔,女儿嫁到了隔壁村。

女婿家很穷,靠种地为生。三叔一直在工地,做包工头。

三叔第一时间把女婿、亲家翁喊过来,一起到城里去建房子,承包搭架子的活。

三个男人一起努力,收入多了很多。

这些年,三叔老了,把包工的事业,完全给了女婿。

很多亲戚都说三叔,就那么糊涂,怎么可以扶持一个外人(女婿),赚大钱呢?

三叔却不理会亲戚们说的。毕竟,三叔哪能看着女儿穷一辈子。

看当下的亲家,多半是一两个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很多。

你把亲家当自己人,那么你让他得到利益,就是自己人获利。如果你斤斤计较,那就没有办法帮助了。

从结婚时候的彩礼、买房,到婚后的互帮互助,都是利益关系。你稍微糊涂一些,吃亏就是福气。



02

“追蛇定律”:过去事,算了算了,活着当下。

有一个农人,割草的时候,旁边溜出一条蛇,咬了他一口。

农人气急败坏,就拿着镰刀去追蛇。

蛇跑得很快,一溜烟就不见了。

农人跟着蛇,跑了几百米,毒性发作,倒下去了。

这就是“追蛇定律”——明眼人都知道,农人不应该追蛇,而是去就医。他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

作家莫言,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去捡麦穗。

看守麦田的人跑过来,不由分说,打了母亲一个耳光。

这个人,莫言管他叫叔。

多年后,莫言长大了,有本事了。要找叔去拼命。

母亲拉住莫言,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那一瞬间,莫言放下了仇恨,不去纠结过往。

亲家相处也有类似的情况,一旦破事发生了,就苦苦纠缠,结果就是,当下过不好,见面就争吵。后来,家庭关系,就是互相伤害的关系。

关于彩礼,因为数量太大,婆家人就耿耿于怀,一定要儿子去娘家讨回公道。

关于借钱,因为还钱没有准时,总有人很不舒服,认为自己吃大亏,被算计。

关于婚姻的宴席,谁家的亲戚朋友多,给的红包多,谁家的亲戚朋友少,红包不多,也是利益多少的问题。

关于平时礼尚往来,彼此的礼物价值不同,或许有各种误会。

但凡种种,其实都已经过去了。总不能孙子都十多岁了,几个老亲家,还在因为儿女的婚姻,吵一架吧。这多没有长辈形象啊。

让过去的过去,当下的关系,就理顺了。



03

“麻雀定律”:日常事,各自处理,各自安好。

麻雀,原本是在乡下的屋檐,靠吃虫子,偷吃稻谷过日子。

现在,乡下的人都进城了,屋檐也很少。稻谷的保护措施,也多了。麻雀的生存空间,却并没有减少,而是它们也进城了,在高楼的墙壁孔洞里,安家落户。

很多的麻雀,可以在垃圾堆的旁边,寻找虫子。

人们总结了麻雀的生存法则:它主动进入人的地盘,根据人类生活的变化去调整自己。

是的,根据情况调整自己,而不是苛求社会,要求他人围着自己转。这就会让生活轻松起来。

有的亲家,很富有,很有地位,但是对你是很冷漠的。他们不愿意帮忙,甚至都会嘲讽你几句。

也有一些亲家,是非常小气的,礼尚往来的时候,一直让你吃亏。

对于令人不愉快的亲家,你不要生气,就应该保持距离。毕竟,你一生气,儿女为难,你一走开,相安无事。

你一直和亲家有关系,但是一直不会去依靠,不会走太近。维持表面上的客套,不让儿女和女婿儿媳夹在中间,很难堪,就好了。



04

余秋雨说:“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生活琐碎中沉沦。”

你把自己放在大家庭之中,作为一个成员,那么你为大家庭服务,就不会难受了。

你把自己放在天地之间,就如一粒尘埃,和什么都不会计较了。

你连亲家都容不下,那你的世界,永远不会天下太平,就一直给儿女出难题。

聚餐,吃饭,本是促进关系的过程,你一闹心,那就关系都反了。

亲家们,忍一忍,也是对儿女的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