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云
一
有一天,正在建筑工地上汗流浃背干活的辛雅琴和丈夫,突然接到远在家乡的婆婆打来的电话,婆婆高兴地说:“给你俩说个事儿,昨天星期天,彭光领家里来一个女同学,那女孩长得可漂亮啦!那女孩在他屋里待了一会,走后,我问彭光,处女朋友了?他脸都红了,说是女同学。我说,你从小到大从来不跟女孩子玩,见了女孩就躲得远远的。我第一次见你领女孩子到家里来,你给奶奶说实话到底是不是女朋友?他红着脸说,‘您说是就是吧。’女朋友不就是对象嘛,我们老彭家真有福气,我孙子这么小就秀女朋友啦!”
辛雅琴听后大惊失色,她知道婆婆没有文化,而且一些传统的封建意识很强烈,所以婆婆才会对孙子有了所谓的女朋友而如此的兴奋。
儿子彭光在老家县城,在县城实验中学上高二,为了照顾彭光的生活,辛雅琴和丈夫在学校附近租赁了一小套住房,让婆婆从乡下村里搬到那里,专门给彭光做饭,照顾他的生活,还有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就要上高三了。
彭光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辛雅琴接到婆婆的电话后,立刻给儿子的班主任打电话,询问儿子的学习情况,班主任说:这次考试的成绩是比原来有所下降。
夫妻俩听后更是心惊肉跳,这如何是好?这样下去,他还怎么考大学?他的未来不就完了吗?辛雅琴和丈夫商量后,决定自己回老家一趟。
辛雅琴一头乌黑的短发,长年累月的野外劳作在她黑里透黄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一双大眼睛里透露着沧桑,一双又黑又粗糙的手,中等偏瘦的身材。公公几年前因病去世,为给公公治病,家里当时花了10多万元,至今负债3万多元。
辛雅琴以最快的速度坐长途汽车赶回家。到家已傍晚,婆婆没想到儿媳妇回来,笑呵呵地说:“彭光刚吃完饭上学去了,你是专门来见彭光女朋友的吧,你放心吧,俺孙子可有眼光了,他女朋友不光人长的好,脾气也好,你真有福气!”
“不要再说了!”辛雅琴气恼地说。
走进了儿子的卧室,婆婆愣在了那里。辛雅琴仔细看了一下儿子学习的桌子上摆放的东西,拉开抽屉,在里面发现一本日记,一页页翻看着里边的内容,大多记录了读书笔记和学习体会,突然一行刺眼的字进入眼帘:“我的双手伸向她怀里,一对小兔一样……”
辛雅琴顿时感到天塌下来一般,辛辛苦苦在外常年打拼,盼望孩子能好好学习,能考出去。万万没想到,儿子没进考场,先进情场了。难以言状的痛苦、绝望涌上辛雅琴的心头。
辛雅琴痛苦地走出家门,边走边想如何和儿子谈,如何使儿子脱离情网,如何才能让儿子理智,如何才能让儿子走出误区。在儿子学校门口一旁,辛雅琴在苦苦的思索中等待儿子学校放学的铃声。
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身穿蓝色校服的学生在明亮的灯光下蜂拥而出。辛雅琴在蓝色的人流中瞪大眼睛寻找儿子,终于看到了儿子,在人流中推着一辆不知是谁的电动自行车走出校门,骑上电动自行车戴着一位漂亮的女生,向相反的方向远去,辛雅琴只得走回家在小区门口等儿子。
四十分钟后,辛雅琴在橘黄色路灯下,看到儿子在很远的地方,急匆匆走了过来。儿子看到辛雅琴在小区门外站着,很高兴地说:“妈妈,你回来啦?”
儿子的兴奋溢于言表,辛雅琴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对儿子耐着性子说:“想你,回来看看你。很快就要考大学了,学习怎么样?”
儿子满不在乎地说:“还是那样。”
辛雅琴偷偷地瞪了儿子一眼:“还是那样,能考上大学吗?我听你班主任说,这段时间你学习退步了?什么原因?”
儿子转头看了妈妈一眼,低头沉默不语……
辛雅琴和儿子边说边走进了家门,走进了儿子的卧室。辛雅琴的语气越来越重:“你如果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你能干什么?”
儿子不服气地说:“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多了,干什么都行啊!”
辛雅琴直接瞪了儿子一眼:“你说,你能干什么?”
儿子不服气地说:“我送外卖啊!挣钱不比你和我爸爸在外地打工挣得少!”
辛雅琴厉声问道:“你难道送一辈子外卖吗?”
儿子不高兴地说:“没想那么远!”
辛雅琴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是学习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学习是你一辈子的基础,你难道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打一辈子工吗?”
儿子低头沉默。
辛雅琴沉默了片刻对儿子小声地说:“你爷爷奶奶种了一辈子地,你爸爸妈妈打了半辈子工,我们这个家庭还是穷!我们这个家庭受的苦已经够多了,爸爸妈妈不希望你再继续打工了!儿子你明白吗?你大姨家原来比我们家还穷,你表哥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县一中工作,你表嫂是一个小学教师,你大姨帮忙给他们看孩子。现在村里有多少家庭羡慕他们,羡慕他们衣食无忧的生活,羡慕他们放假也有工资的待遇,羡慕他们不论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的稳定收入!儿子,打工送外卖,你有假期吗?打工送外卖,冰天雪地、刮风下雨不能送的时候,你还有工资吗?打工送外卖,到你因病或年老送不动的时候,你还有工资吗?这些问题,你想过没有?考场你没进,你先进了情场!现在是你谈恋爱的时候嘛?”
儿子彭光抽泣着说:“妈妈,你怎么啦?我没有谈恋爱!”
辛雅琴从抽屉里面拿出了那本日记,翻到了让她头疼的那一页,狠狠地放在了儿子面前,厉声质问:“这是什么?我和你爸爸省吃俭用,拼死拼活在外打工,在县城里给你赁房子,就是为了让你干这个?”
彭光大惊失色:“你怎么看我日记呢!”
辛雅琴怒不可遏:“不看你日记,我怎么知道你的恶劣行为?我都替你脸红!”
彭光瞪了妈妈一眼,激愤地说:“你瞎说什么呢,这是我抄写的读书笔记,这段是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长篇小说《尘埃落定》里的片段,作者是藏族著名作家——阿来,你知道了吧!我的娘呀,不读书真可怕!”
辛雅琴仔细看了一下笔记:我的双手伸向她怀里,一对小兔一样撞人……
后边真的写着摘于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作者阿来,还有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评语:阿来把一个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变成了在文学上引入注目的地点。
辛雅琴急忙说:“这本书哪来的?起早贪黑辛苦挣来的钱,难道就是让你买这种乱七八糟的书的?”
彭光一脸委屈地说:“我借的,我借过很多同学的书,我又没有钱买课外书。如果我不是小学毕业后,从乡下村里来到县城中学上学,认识这么多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借同学们的课外书读,我的语文知识和作文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好的成绩!什么乱七八糟的书,这是第五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水平!”
辛雅琴长舒了一口气,说:“日记这件事妈妈错怪你了。你刚才送女同学是怎么回事?”
彭光一听,放松了许多,笑呵呵地说:“原来是你在跟踪我啊!”
辛雅琴怒喝:“不许嬉皮笑脸,说!”
彭光严肃地说:“妈妈,我同学感冒发烧,班主任王老师让我送她回家。你想哪里去了!我也借过她不少书看,前段时间她借别人的书看完借给我看,我看完忘记及时还她了,有人等着看,给她要书,前天星期天她还专门来咱家拿书还人家呢。她是班长,对班里同学们的学习很热心,对我这个乡下人帮助很大。”
辛雅琴听后疑惑地问:“真的是感冒发烧,你老师让你送她回家?”
彭光委屈地说:“妈妈,我能骗你吗?你如果不相信,你打电话问我班主任王老师啊!”
辛雅琴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给你奶奶说,是你女朋友?”
儿子皱眉苦脸地说:“她逼着我问,我不说,她不让我学习呀!”
此刻,辛雅琴感到哭笑不得,又困惑地问:“你班主任说,你成绩下降了。是怎么回事?”
彭光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是下降了,我上次考试各科总成绩在班里是第一名,这次考试成绩我成了班里的第二名了,各科总成绩比第一名差7分。”
听了儿子这话,辛雅琴欣喜地感觉到自己完全误会了儿子,内心既自责自己的鲁莽又心疼儿子,好奇地问:“这次考试第一名的学生是谁啊?”
儿子有点不耐烦地说:“就是我刚才送的那个女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