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多山是经由318国道进藏的康巴第一关,这里天高地阔、风景绝美。作为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折多山海拔达到4298米,垭口终年积雪,气候条件极其恶劣,但为了守护大家的平安,在山上常年驻守着一群人,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就一起去听听这些雪山守护者的故事。


大年初二,在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垭口,四郎多吉依旧很忙,此刻他的肩膀还有些隐隐作痛,而这份疼痛的缘由,还得从几天前说起。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教导员 四郎多吉:这不能停车师傅,我马上到停车场,你到停车场去,这里危险。像今天这种天气的话,能见度差,害怕造成交通事故。

2014年9月正式“出道”的折多山警务站,海拔高度直接“拉满”,排在全国公安序列海拔最高警务站前列。四郎多吉和警务站的11名民辅警兄弟,常年驻守在这儿。


记者 王嘉妮:折多山垭口现在的实时温度大约是在零下三摄氏度,但是就我的体感温度来说,我觉得更低,大概是在零下七到十度的样子,而且这里现在风大雾大,风吹在脸上是非常疼的,几乎每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是一个僵硬的状态,我大概就在这站了十分钟的样子,我的头发和睫毛就已经这样了。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教导员 四郎多吉:车流量又大,海拔又高,而且恶劣天气又多,所以说我们管理起来是有难度的。

这个海拔高到有些“与世隔绝”的警务站,他们正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


记者:有接到报警吗?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教导员 四郎多吉:还没有,刚刚翻的,没接到。怎么回事?我看路边的雪景,一下就开到沟里去了。你是上行还是下行,上来,上来吗,对,没有人员受伤吧,没有,报警了吗,报警了的。然后手机又关机了,没电了。


巡逻的路上,我们发现了这辆四脚朝天的汽车,以及低温天被困在原地的游客,也因为这趟路巡,让因手机没电而处于“失联”状态的他们得到了快速地救援。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教导员 四郎多吉:有些是道路方面,有些是下雪了滑到路边坎下去了,缺氧,给他们把氧气送去,把他们送下来。

高原的天气总是多变的,当天,甘孜州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警务站所有人都严阵以待,只有我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教导员 四郎多吉:有个事故,看下没有人受伤吗?目前不知道,我们在路上。

晚上7点,警务站接到群众报警,因为大雪路滑,大量春节假期游兴正浓的游客还未反应过来,车辆已无法起步,并发生了交通事故。当警力赶到现场后才发现,这条路已经出现了较大面积拥堵。


现场:只有走下去了,快点去。

现场的大部分驾驶员几乎没有雪地行车经验,再加之滞留的车辆中还有大货车和油罐车,情况十分危急。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教导员 四郎多吉:朝旁边开,刹车不要踩到底,还能往旁边开吗?不行现在我打滑了。先不要动。


此刻,民辅警熟练地分散在拥堵的各处,指挥、疏通、安抚。

记者 王嘉妮:拥堵的长度有四到五公里,现在这个折多山段排行了非常多的车辆,很多车辆现在都把石块,放在轮胎前后,来阻挡车辆下滑,地面上的雪,已经被这些车轮压得很实,非常地滑。

漫天大雪、零下十多度的气温再加上昏暗的夜色,意外突然发生。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教导员 四郎多吉:松刹车,慢点,没事吧没事吧,(膝盖摔了),膝盖摔了,(没事吧),喊他来指挥一下,我下去把手处理一下。

在交出现场指挥权后,肩膀脱臼的多吉便被送往了医院。其余现场的民辅警继续疏导交通,而气温也还在持续降低。


记者 王嘉妮:我的羽绒服已经完全打湿了,然后我现在的头发还有我的围巾上,已经不是雪了,是雪落下来之后结的冰。除了疏导交通之外,在沿路会遇到有一些车辆发生了一些交通事故,也要在现场立即进行一个处理,也是为了能够尽快地恢复交通的通畅。


凌晨三点,滞留车辆平安下山,道路恢复了畅通,风雪过后,大雾散去、晴空万里,忙碌的折多山又恢复了平静。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辅警 长生:每次下雪的话,基本上都是凌晨两三点,有可能都是通宵。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辅警 牛麦单真:最多的一次一天六十起交通事故。

在这片高原上,他们是执着的守护者,奔赴在风雪的道路上。当来往不绝的游客在鸣笛声中远去,他们默契地知道,这一程,他们都完成了警服赋予的使命。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辅警 长生:累也好怎么也好,就是尽量帮助到其他人,就是很享受这些过程的。

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折多山警务站教导员 四郎多吉:给我们说声谢谢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面是很暖的,有这些事情在我心里面,我觉得这个工作我干得,而且我会一直干下去的。


来源:四川观察

编辑:黄星洁

责编:刘睿娟

校对:杨雪

审核:肖宵

监制:谭荣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