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节,重庆渝中区再次以其独特的山城魅力和璀璨的夜景,成为全国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目的地。洪崖洞的吊脚楼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十八梯的传统风貌区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情怀,山城巷的栈道依山而建,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随着游客数量的激增,渝中区各景区迎来客流高峰。为确保市民和游客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渝中警方提前部署、科学施策,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加强巡逻防控 守护万家灯火
春节期间,渝中区全体民辅警坚守岗位,不畏寒风,穿梭在车水马龙之间,用忠诚与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
在洪崖洞、解放碑、十八梯、朝天门广场等核心景区,警方按照“重点布警、分层控制、限制容量、进出分流、外围疏导”的原则,根据实时客流情况,适时启动三层管控线,引导游客单向循环,确保人群有序流动和安全疏散。
依托大数据技术,警方精准高效地开展安保工作,加强视频监控巡逻,实时掌握人流变化。一旦发现人群密集区域,立即进行调整,并通过宣传引导,确保现场秩序平稳可控。科学调配警力,全面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街面警力以“巡逻为主、驻守为辅”,在重点部位、繁华商区等区域加大巡防力度,增加巡逻频次,延长巡逻时间,确保“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有效提升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此外,快处组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夜间人流密集区域和餐饮闹市的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情况,有效压降违法犯罪行为,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
连续8天进行临时交通管控 “封桥宠粉”持续上演
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游客人身安全,渝中警方从除夕开始,连续8天对解放碑商圈、朝天门广场、洪崖洞景区周边道路实施分时段、分区域的临时交通管控。
每天16时至24时,根据区域人流量、车流量实际情况适时对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沧白路、嘉滨路(大溪沟至朝千立交双向路段)、临江路、临江支路、五四路、八一路、江家巷、来龙巷、棉花街、民族路、打铜街、千厮门隧道、朝天门隧道、朝千路、奎星桥等相关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和交通顺畅,并通过“平安渝中”等公众号发布实时路况信息和交通管控措施。
现场执勤民警提前做好交通出行提示和停车提示,方便游客出行,并根据游客流量和交通运行状况适时调整交通限制区域,全力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同时。根据人流实时情况,警方按照预案对千厮门大桥和东水门大桥实施交通管控,方便游客步行上桥,欣赏山城夜景,拍照打卡。
“每次都是在网上看到重庆‘封桥宠粉’的新闻,没想到这次自己真正地体会到了!给重庆点赞!给警察叔叔们点赞!”大年初五,从广州来渝旅游的陈先生说道。
坚守一线 守护在身边
2025年春节,渝中警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全力保障了节日期间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无论是寒风中的坚守,还是科技手段的运用,渝中警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这座“宠粉之城”增添了更多的温暖与安全感。
“警察同志,感谢你们帮忙找回了我的孩子!”1月29日晚19时,特警支队巡逻小组在解放碑周围巡逻时遇到一名8岁左右的走失儿童,随即上前进行询问情况。据孩子讲述,自己是和父母从外省前往重庆旅游,几分钟前不小心和父母走散,记得父亲的电话号码。根据孩子提供的信息,民警成功联系上孩子父亲,将成功将孩子平安交回家人手中。
新春第一天,张女士和母亲却因一时粗心大意,不慎将黑色手包遗落路边,包内装有8000元现金及手机。发现手包丢失后,张女士心急如焚,立即报警求助。接警后,民警一边安抚张女士和其母亲的情绪、一边详细询问其乘车时间和路线。随后,民警调取了相关路段的视频监控,经过仔细排查,最终联系上了捡到钱包的路人。成功将遗失的现金和手机找回,并归还给了张女士。
2月2日上午,解放碑街面警务站巡逻民警在巡逻至八一路好吃街时接一游客求助,称其小孩在解放碑附近走失,请求民警帮助,接警后,民警迅速策动周边警力及社会巡逻力量,在解放碑商圈附近仔细寻找。半小时后,民警在某银行门口发现走失儿童,成功将其带回家人身边。
2月3日下午4点,正值春节假期的繁忙时段,渝中区某十字路口车流如织,行人络绎不绝。一位年迈的老人独自乘坐轮椅,正缓慢地试图穿过马路。由于路口信号灯时间较短,老人显得有些焦急和无助。正在附近执勤的民警见状,立即快步上前,一边示意过往车辆减速避让,一边轻声安抚老人:“老人家,我来帮您!”随后,民警稳稳地推着轮椅,将老人安全护送到马路对面,老人连声道谢。
“警察同志,这里有位老人迷路了”。2月3日,石油路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求助。民警随即赶往现场,后发现老人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见,无法清楚说出自己的名字以及提供家人信息。通过多方查找,民警终于查找到老人家人的联系方式。半小时后,老人家人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老人安然无恙,对民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