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承载着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春节假期,大众日报特别推出“假日观察”栏目,记者走进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记录山东新年新景新气象,带你感受齐鲁大地热腾腾的烟火气和浓浓的年味。

锦绣中国年,非遗贺新春

□大众新闻记者 唐晓宁

欢快铿锵的鼓点、热情豪迈的伞舞、变化多样的队形……临近春节,商河县孙集镇杨庙村又热闹了起来。年近八旬的商河鼓子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圣把过年回村的年轻人召集起来“跑场子”,为春节的鼓子秧歌表演作准备。

“‘伞、鼓、棒、花、丑’全乎咯,鼓打起来,‘场子’跑起来,年味就来了。”杨克圣告诉记者,在商河,鼓子秧歌就是年味的具象化表达,老人孩子都爱学会跳,每逢春节,各镇街、行政村都会自发组织表演。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更浓了。在山东,有些年味是“听”到的,济南西关高跷、临沂龙灯扛阁、章丘三德范扮玩……锣鼓声声中传递着新年信号;有些年味是“看”到的,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目之所及都是喜庆的年节氛围。

除夕前一天,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的和兴永画店,依然有不少慕名前来购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顾客。画店内的墙上挂着五彩斑斓的年画,桌上摆放着宣纸和各类刀具,杨家埠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静正忙着套印年画。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紫色灵蛇形象便跃然纸上。

“春节前年画供不应求,除了省内的,还有专门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过来学习了解年画制作的客人。”杨静说,近几年,这种传统手工艺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他们借势和汽车品牌、护肤品牌等推出联名款年画文创产品。

有时候,年味还是“尝”到的,热气腾腾的特色美食带来“舌尖上的年味”。这几天,家住威海市文登区的胶东花饽饽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荣涛一直在工作室忙活。和面、揉面、塑形、点装、蒸制……一个个造型精美的花饽饽从这里走向消费者的餐桌。“今年特意制作了‘金蛇送宝’主题饽饽。”林荣涛告诉记者,“这些花饽饽发往北京、上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在全国各地都非常受欢迎。”

今年,旅游过大年成为“新年俗”。体验民俗文化、非遗技艺的“年味游”晋升蛇年春节新“顶流”。如今,“父母在,一起游”的新趋势让“非遗版”春节更具活力。春节假期,山东各地依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统年俗,在古城举办秧歌旱船、锣鼓社戏、庙会大集等传统节俗和非遗宣传展示。台儿庄古城、青州古城、琅琊古城、聊城水上古城等都举办了各具当地特色的“古城过大年”活动。


今年除夕,济南市民梁安欣和家人在台儿庄古城共度新年。“因为想沉浸式地过一个有文化味的春节,我和家人预订了古城兰祺酒店民宿,吃完年夜饭就可以去看各种民俗表演。”梁安欣说,晚上古城有花灯演艺、打铁花、踩高跷、蛇舞,特别热闹,特别有年味。

“春节假期,我们将非遗、特色手工类、民俗类、小吃类展示展销与异域风情文化演艺节目结合,让游客过一个古城文化年。”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演艺部总导演姚远介绍,今年景区将举办春节大庙会,打造文化演艺街区“台城吉市”。

“非遗版”春节的年味,既在古城,也在乡村。山东各地乡村旅游景区结合自身民俗文化资源,组织非遗民俗表演,丰富互动体验场景,吸引众多游客来到乡村拾年味、寻年俗、觅乡愁。

春节假期开启,临沂兰陵压油沟景区50多组绚丽多彩的花灯已准备就绪。“与往年相比,我们新增了花灯夜游,从大年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同时,配合空竹、蹬大缸、舞狮等民俗杂技演出以及非遗年味大集,让游客从白天到晚上都能体验古村落里的年味。”压油沟景区宣传部经理刘雪峰介绍,“春节前景区民宿预订量达40%,假期入住率预计将达到80%。”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为让市民游客欢度新春,全省策划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8800余项,其中非遗特色活动258项,基层惠民演出3500余场次,“村晚”4100多场次。全省4A级以上重点旅游景区推出优惠政策170余项,开展冰雪、跨年等主题活动250余项,乡村旅游特色村镇开展民俗特色活动440多场,让冬游齐鲁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轻松自在。

新风拂面,文明祥和庆华年

□大众新闻记者 贺莹莹 王思晴 赵念东

“开饭喽!”除夕夜,禹城市梁家镇东店村,王世兵一家围坐在饭桌前,欢声笑语不断。

“不图名不图利,只图儿孙能成器”的家训,挂在进户门上,分外显眼。

几口酒下肚,“年会”开场。“这是我们年夜饭的必备节目,聊家训故事,回顾收获感想,谈新年愿景。”王世兵说。

王世兵家是梁家镇出了名的“博士之家”,出了两个博士生、一个硕士生。“小时候,父亲把外墙当黑板,教我们读书认字。”儿子王振波说,重视教育是父辈传下来的好家风。

吃完年夜饭,走在村头巷尾。“节俭持家,勤学不辍”“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做事”……一块块家风家训门牌引人注目。“过年了,大家都挂上门牌,晒家风,传家训。”村党支部书记王振春说。

东店村“力耕种、勤诵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当时村里开设私塾,曾经出过秀才和拔贡。近年来,全村121户先后培养出7名博士生、22名硕士生、46名本科生。

为激励各家积极传承好家风、摒弃坏风气,村里设立了“优‘梁’家风”积分超市,打造博士风采墙,每年为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举行入学欢送仪式,增强学子荣誉感和归属感的同时,激励村内中小学生发奋学习。此外,村里还设置了文化讲堂,定期举办“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评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让好家风代代传承。

山东各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文明祥和成为乙巳蛇年春节的底色。

大年初一,莒南县婚俗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文明新婚服务套餐又上新了,咱年轻人就要带头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结婚没多久的宋方舟夫妇在人群中不禁感慨。

“近年来,莒南县通过‘创意+’‘宣传+’‘服务+’模式为婚俗改革增内涵、提质效,以文化体验和婚恋为依托,着力打造婚俗改革阵地,形成了婚事新办、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莒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华介绍,莒南县文明新婚服务套餐包括“新时代 新风尚”婚恋交友会、红娘志愿谈心会、喜事新办提示卡、结婚登记咨询解答、婚庆行业协会文明婚宴折扣等全流程、链条式贴心服务。

小积分撬动大幸福。如今,美德信用积分的用途已经十分广泛,不仅能兑换实物,还可换取各类贴心服务。

春节期间,成武县依托美德信用积分,积极开展“送春送福送健康”文明实践活动,组织“礼遇联盟”的爱心商家,为居民提供一系列春节专属定制服务。居民凭借积分,不仅能兑换假期带娃、健康查体、店长理发等服务,便民食堂、敬老食堂以及爱心超市也为大家准备了积分兑换年货和优惠折扣等福利,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美德信用积分带来的实惠。

“我用积分兑换一个枣山和两份蒸碗。”1月27日,成武县永昌街道东关社区便民食堂内,刚出笼的枣馍、花糕与各类蒸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社区居民纷纷拿着美德信用积分,兑换自己心仪的美食。

社区工作人员周小敏介绍:“这些都是专门为社区居民定制的年货,一个枣山需10个积分,一份红烧肉蒸碗要6个积分。居民们还能用积分兑换米面粮油等年货,部分商品还能享受折扣。”

小积分让年味更浓,让群众脸上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通讯员 庞占英 董甜甜 文鹏 张云燕 参与采写)

项目建设不打烊,冲刺新春开门红

□大众新闻记者 赵国陆 李明 孟令洋

1月29日,大年初一早上6点30分,黄河岸边寒气逼人。济南热力集团工作人员夏本鑫扒拉了几口早饭,就匆匆赶往“聊热入济”南线穿黄隧道盾构始发井施工现场。

清晨的寒气让这个小伙子不由地裹紧了羽绒服,加快了脚步。走进昏暗、狭窄的隧道,温度逐步升高,到达盾构机最前沿时,温度超过了30℃,他身上只剩单衣。而此时,14名工人正在隧道内忙碌着。

“在黄河底下打隧道,容不得半点马虎。”夏本鑫说,尽管这台盾构机“吃土”“吞泥”都不在话下,但因黄河底部地质条件复杂,他们采用高分子材料给隧道戴上“尿不湿”,解决了渗水问题。

而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街道邢渡村外,“聊热入济”北线穿黄隧道盾构施工现场,全长146米、重达1180吨的盾构机已在除夕当天始发,50多名施工人员坚守在一线。“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我们正在做降水防护。”现场负责人彭程介绍,为了在下一个采暖季让泉城市民用上更为清洁、稳定的热源,他们将在6个月内打通这条2100米长的穿黄隧道。


“聊热入济”项目全长约130公里,将聊城的电厂余热引入济南,计划于下一个采暖季建成投用,将为泉城增加1亿平方米的热源。

重点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压舱石”。春节期间,山东多地重点项目持续刷新“进度条”,冲刺新春“开门红”。

“打灰!打灰!”大年初一深夜,对讲机里传来的指令声,打破了寂静的夜。中铁建工集团津潍高铁东营南站项目侧式站房区域混凝土垫层开始浇筑。“工期紧张,我们日夜兼程,全力以赴。”项目部混凝土班组长张建说。春节期间,1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塔吊、挖掘机、卡车、锚杆钻机开足马力,切割声、捶打声和机械轰鸣声交织混响。

津潍高铁东营南站是未来东营市的标志性建筑,项目建成后将助力东营市成为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对于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期紧、任务重,锚索施工又关系到深基坑的施工安全,我们将每一根锚索与钢腰梁焊接牢固,全力保障基坑安全。”来自河南省汝州市的锚索工人张如杰已经连续三年在工地过年。他说,项目部给工人们准备了对联、年货、年夜饭,“虽然没能回家团聚,但在项目上过年多了一种别样的充实感。”

为确保春节期间正常施工,项目部提前谋划部署,制订施工计划,提前采购并储备了足够的建筑材料、生活物资。

寒风劲吹,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依旧热火朝天。

“一二,抬起!”大年初三,科达利新能源电池精密结构件扩产项目施工现场,直径50厘米的雨污水管道扛在肩头,3名施工人员调整位置,牢牢抓住管道壁,将其平稳地安置在预定坑道内。

作为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的重点配套项目,该项目位于“零碳智谷”产城融合先导区,占地面积约300亩,总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锂电池盖板、锂电池外壳和汽车零部件等产品,为头部厂商提供产业链配套。据悉,项目达产达效后年产2.8亿件电池铝壳和盖板,年产值将达18亿元,助力枣庄新能源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为了早日投产达效,我们春节假期不停工,全力推进厂区内配套管网、高压电力管道等工程施工,力争假期内完成配套管网工程量的40%。”项目负责人袁野介绍,4号车间近期将进行设备安装,预计4月投产,整个园区计划9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通讯员 国文浩 崔乃香 李志超 杜家锋 参与采写)

文旅融合,解锁春节新玩法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

“开市啦!”1月31日上午10点,济南明湖市集鸣锣开市,提前等候的市民游客迅速涌入主街。这个总长约550米的市集依湖而立,60余个年货摊位排布得满满当当。

“明湖市集是本次春节庙会的‘重头戏’,从大年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七,每天营业到晚上10点。”济南文旅集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牛晓霞介绍,今年他们还首次将大明湖庙会延伸到趵突泉、五龙潭,大家可以在“逛吃”中尽情欣赏泉城冬日美景。

从憨态可掬的泉城兔子王,到甜进心尖儿的老济南缠蜜,从形象多变的非遗糖画,到精巧生动的软陶面塑……在明湖市集的非遗文创展区,传承千年的齐鲁文化与青年手艺人的奇思妙想集聚到一个个小物什中,吸引男女老少观赏购买。


距离明湖市集几步之遥的百花洲内,鲁绣、绒花、漆艺、淄博琉璃等文创摊位前同样人潮如织。“‘国潮’越来越受欢迎。”“80后”王国强在街区开了间面积不大的工作室,“今年春节,我新设计了寓意吉祥的小夜灯,还有能贴在手机和电脑上的迷你小对联、小福字,年轻人很喜欢,营业额比之前翻了好几番。”

传统与现代交融,科技创新赋能文旅融合,让乙巳蛇年春节与众不同。潍坊·CCAF动漫游戏节、临朐博物馆“金字塔幻像VR体验”等带游客穿越时空,海阳东方航天港新春嘉年华活动,则让游客深度体验“巡游太空”“模拟火箭发射”等场景。

春节庙会作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不仅为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刚刚掌握“年货采买权”的“00后”解锁了更多非遗文创产品,激发出文旅消费新活力。

头戴簪花、身穿汉服,手拿车厘子、杨桃等水果制成的糖球……大年初一,青岛开启了“萝卜·元宵·糖球会”。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许多“国风青年”在民俗花灯前拍照打卡。而最吸引湖北女孩洛洛(化名)的,是这里新推出的寻宝游戏和集章任务。

“通过玩游戏,我集齐了6枚‘吧唧’(徽章),这些就是我的二次元年货啦!”洛洛一边说着,一边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战利品”。这是洛洛一家第一次异地过年。“山东的年味很足,不仅能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还能体验新奇的游玩项目。”洛洛母亲说。

“旅游过年”“过文化年”等逐渐成为春节新风尚,看电影、逛博物馆、冰雪运动等,也升级为阖家团圆的“必备选项”。记者了解到,这个春节,山东各地推出了一系列充满创意的新春活动,不断丰富假日文旅供给。

“为迎接‘好运山东’冰雪系列赛,太白湖滑雪场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新,还将这项活动与景区的‘新春游园会’有效衔接,让游客既能感受太白湖的自然魅力,又能体验滑雪的速度与激情。”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马峥介绍,大年初一到初三,太白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其中,太白湖滑雪场客流量同比增长超两成,热度不断攀升。

别出心裁的新年味重塑了春节仪式感,折射出年轻人玩转新年的心态。如今,“反向春运”日益被大众所接受。

腊月二十九,年过六旬的刘贤亭和老伴就在“逆行”的路上。他们从老家吉林长春坐火车到山东烟台,拎着装满红肠、木耳等年货的大包小包,准备在女儿工作的城市过个别样春节。“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故乡’。”刘女士说,今年春节,她准备带父母在山东自驾游,去看看《唐探1900》的取景地。

“自驾游呈高位发展态势,新场景、新玩法层出不穷。”省自驾车旅游协会会长谢英民说,根据相关俱乐部最新数据,大年初一到初三,我省自驾游以省外游客为主,除了齐长城、青州古城、台儿庄等景点景区,威海千里山海等海滨公路也成为热门选择。

文化大餐年味足,新春消费火力旺

□大众新闻记者 宫小昀 王浩奇 李子锐

春节假期,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已经成了不少市民的“新年俗”。今年春节档可谓“神仙打架”。《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六部大片扎堆,为观众提供丰富可口的文化“大餐”。

大年初一,还不到下午两点,栖霞市万彩影城的候场大厅就挤满了人,检票口处排起长龙。万彩影城经理田晓慧介绍,影院共300多个座位,随着市民观影需求日渐高涨,在节假日尤其春节档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不断有电话打进影厅询问座位、场次情况,还有不少人通过电话和影院的微信群购票。田晓慧介绍,大年初一,有不少市民赶早场来看电影,当天线上线下共计卖出1500余张票。“在栖霞这样的县城,过年除了家庭聚会、走亲访友外,娱乐活动和项目并不多,因而看电影也就成为大家春节期间主要的娱乐方式。”田晓慧说,一家七八口人,带着孩子、老人一起来影院的情况很普遍。

山东文旅集团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鹏对今年春节档最直观的感受是,影片质量较高、类型搭配相对充足,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观影需求。同时,观众的观影需求高涨。在春节档预售环节,山东省文旅院线在线上和线下的整体预订超过50%。

从全省40余家文旅院线来看,初一至初三,观影人数较2024年同期的增幅基本与全国持平,约为23%;观影人次610万,同比增长11.5%;票房3.22亿元,同比增长15.4%。“今年影片种类丰富,适合全家观看,观众也乐意为高质量影片买单。”王鹏认为,去影院看电影已经成为春节娱乐的‘刚需’,这种热度也会持续下去。

进剧场看剧、逛博物馆、体验民俗活动……这个春节,人们在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感受浓浓的年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济宁大剧院舞台大幕缓缓拉开,舞台剧《灰姑娘》开演了。南瓜车闪烁着银辉,宫廷吊灯洒下暖黄灯光,灰姑娘轻扬着蓝色舞裙……家长和孩子们沉浸在童话世界里。

和邻居组团来看剧的济宁市民曹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爱人平时工作忙,很少有空全家一起出来玩,更难得有时间进剧院。今年春节假期,他们专门为孩子规划了多项文化休闲娱乐项目。

“春节档场场爆满,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家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济宁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杰介绍,春节期间,济宁大剧院为市民准备了亲子舞台剧、动漫舞台剧、英伦歌舞等演出,策划了“新年如愿妙会”市民开放日活动,推出逛“妙”会享优惠购票、社保卡五折购票及齐鲁工会八折购票等活动,市民购票热情高涨。


春节假期,山东不少城市围绕“古城过大年”主题,组织策划春节民俗文化展演展示和旅游活动,让市民游客体验传统民俗,感受地道年味儿。

台儿庄古城人潮涌动,身着汉服的游客张雨桐在石桥边拍照,用镜头定格桥下摇橹船划过水面的涟漪。“古城是个现代与传统相遇的地方,既有传统年俗,又有现代活力。”这位来自南京的00后姑娘,已是第二次在古城过年。

“船橹就是我们的笔,水面是铺开的宣纸。”“船妹子”刘聪单手操控70斤船橹,载着游客灵巧穿过桥洞。“过年期间格外忙,每天要划20多趟。”

暮色初降,台城吉市飘来美食的香气。冰糖葫芦、糖画、桂花糕、菜煎饼……游客们手捧美食,边走边吃。鲁绣、齐村砂陶、台庄牌蚕丝被、扎染等各类特色商铺吸引游客驻足。据统计,新年首日,超10万名游客从全国各地奔赴台儿庄古城,在运河畔赏民俗、逛庙会、品美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