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关注怀化

考上清华北大奖励3万元

溆浦李家三兄弟牵头成立家族教育奖励基金


(李远早、李远信兄弟为优秀学子颁奖。何建宏摄)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谌芳荣)蛇年春节,记者来到溆浦县大江口镇小江口村李远早家,在这座洋溢着新年喜悦的农家小院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张贴在院墙上醒目的《家族教育奖励基金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据了解,这份家族教育奖励基金由李远早、李远信、李远进三兄弟牵头成立,在除夕前的家族大团圆上,宣读《章程》并进行了第一次奖励兑现,家族中两位初中学子凭成绩单分别获得了1600元和600元的现金奖励。

据李远早介绍,教育奖励基金是三兄弟在去年春节期间提议成立的,当时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一年来他们积极出谋划策,商量完善相关内容,终于在这次的除夕大团圆饭前完成《章程》制定。目前教育奖励基金奖励对象为其同胞兄弟姐妹后代,从进校园起到考上博士后,只要是在校学生,不管是学习成绩、文体比赛、各类竞赛还是做好人好事,只要受到表彰,都有相应奖励,最低为幼儿园奖状奖励10元,最高为考上清华和北大的奖励3万元。


(李远早、李远信兄弟为优秀学子颁奖。何建宏摄)

李远信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教师。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让他们兄弟深以为然。孩子承载着家族的希望,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则家族强。设立教育奖励基金的初衷,就是要在家族中形成一种积极上进的氛围,除了激励学子勤奋学习,更重要是引导他们从小明事理、辨是非、知善恶、懂感恩、有担当,少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据悉,为了让教育奖励基金持续进行,除三兄弟初始出资2.5万元外,以小家庭为单位,每年缴纳基本会费,上不封顶,《章程》以后可以根据实施情况需要作适当调整和完善。

靖州一家人连续7年办“家庭春晚” 传承好家风


(扭秧歌表演 许梦娟 摄)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许梦娟 明睿)过年要有仪式感,看央视春晚是传统,自办家庭春晚是乐趣。1月28日是农历大年三十,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就有人办起了家庭春晚,一家老小齐上阵、齐乐融融。鲁淑艳家庭是个欢乐的大家庭,横跨四代、有50多名成员,参加家庭春晚最大的88岁,最小的才5岁。下午2时,晚会正式开始。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魔术、舞蹈、秧歌、红歌联唱……自编自演的节目轮番上阵,家庭成员们铆足劲地表演,逗得家人们前仰后合。

作为田家第三代成员代表的田森安感慨地说:“我从8岁起就开始参加家庭春晚,每一次都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好家风的传承。这些宝贵的家族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今年72岁的鲁淑艳是靖州发展和改革局的一名退休职工,也是一名老党员。从2018年开始,鲁淑艳家便坚持办“春晚”,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从“山寨”到“专业”,从家里到酒店,这场家庭春晚已经成为他们年末岁尾的固定仪式,将彼此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鲁淑艳老人满怀深情地说:“我希望田家大家族今后每年的新春都能保持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清清白白做人的优良传统。通过家庭春晚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家风,共同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广东省汕尾市的黄思远作为田家的女婿,首次参加了这次家庭春晚。他为家人们精心准备了一首陈奕迅的《明年今日》,用深情的歌声为晚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黄思远表示:“这次家庭春晚让我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和团结,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亲情。我会用自己的行动来传承和弘扬家风,为家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场持续了三个小时的家庭春晚,不仅加深了田家大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更成为了传递正能量、弘扬好家风的重要平台。在欢声笑语中,大家共同绘制了家风新篇章,为家族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怀化新闻网 / 掌上怀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