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有消息传来,大S(徐熙娣)与家人在日本旅游期间患上流感,抢救无效引发肺炎,不幸离世,享年48岁。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令人惋惜,也再次提醒我们:流感并不是普通的感冒,它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医生曾表示:“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 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本质区别。许多人误以为流感只是一种较重的感冒,但实际上,流感病毒的危害远超普通感冒,它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甚至多器官衰竭,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流感的威胁,并采取科学手段加以防范。
流感与普通感冒区别在哪?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最大区别在于病毒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普通感冒很少导致严重后果,而流感可能引发致命性并发症,特别是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甚至健康成年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发展为重症。
流感是“重一点的感冒”吗?
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每年全球导致数百万人住院,数十万人死亡,其病死率约为0.1%~0.5%,也就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流感的主要危害包括:
• 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能需要呼吸机支持;
•心肌炎、心包炎,增加猝死风险;
• 脑炎、脓毒症,可能危及生命;
• 加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心血管病)。
哪些人容易感染流感后变重症?
即使是健康成年人,部分因素仍可能增加重症流感和死亡的风险:
1. 病毒因素
•H3N2流感病毒在老年人中的住院率和病死率通常较H1N1更高,因为老年人对H3N2的免疫力较弱。
•H1N1流感则更容易导致年轻人出现严重肺炎或免疫过度反应(细胞因子风暴),2009年H1N1大流行期间,许多健康年轻人因肺炎和ARDS死亡。
2. 继发细菌感染
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使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更容易感染,导致重症肺炎。
3. 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细胞因子风暴:部分人感染流感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损伤自身器官。
•基础免疫较差:如慢性病、肥胖、长期熬夜、压力大,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应对病毒的能力。
4. 生活方式及环境
•吸烟:损害呼吸道粘膜,增加肺炎风险。
•空气污染(PM2.5):加剧呼吸道炎症,使流感更容易进展为重症。
如何有效预防重症流感?
流感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及重症率。
1.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最有效的方法!)
流感疫苗可降低50%以上的住院率,减少重症和死亡。
建议所有6个月以上人群每年秋冬季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
老年人(≥60岁)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
孕妇
医务工作者
2. 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如果确诊流感,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等)。
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可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达70%。
3.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柑橘类)、维生素D(鱼、蛋)的食物。
•定期锻炼,增强免疫系统。
4. 远离高风险暴露
•勤洗手,减少病毒传播。
•高发季节佩戴口罩,避免在人群密集处逗留。
•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5. 出现症状尽早就医
如果出现高烧(>39℃)、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悼念与警示:流感防控不能掉以轻心
大S的离世令人深感痛心,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流感并非普通的“小感冒”,而是一种可能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张文宏曾用“老虎不是猫” 的比喻提醒,流感绝对不可轻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面对流感季节,切不可掉以轻心。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帮助我们抵御防流感的侵袭。
华山感染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文 字
王新宇、阮巧玲
责 编
王新宇
乐可悦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