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锡生

村老年活动室,几位大娘正在聊天。他们尤其羡慕王大娘,说她有福,拥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孙满堂,享尽天伦之乐。

王大娘的三个儿子都有出息。一个做公务员的,一个做教师的,一个开公司的,他们都在县城买了商品房,住上了电梯房。唯独女儿住在农村,嫁到了与老人一镇之隔的东沟镇。

在邻里看来,王大娘的三个儿子和女儿都很孝顺。老伴前几年患病离世后,逢年过节,四个子女都带着大包小包,开着小车来看望母亲,请母亲去他们家住。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王大娘75岁,上了年纪的老人出行不便,但身子骨倒也硬朗。子女们多次请她去他们家住,可老人不习惯住电梯房,习惯在农村生活,感觉农村空气好,能多活几年,始终不愿离开农村。老人每月也有500元的退休金。她对邻居说:“就我孤老太婆一个人,钱够花了,不需要靠子女!”

可近半年来,老人明显感到身体大不如以前,有些力不从心。

四个子女在老人面前多次表态,由他们兄妹四人轮流照顾老人。老人听了很暖心,有些心动。子女们强烈建议将地处市郊的农村老房子卖掉。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容,这里农村的房子也不便宜,估计也能卖个好价钱。

老人的房子的院落很大,而且正、偏房加一起有近200平米,老人终于卖掉了老房,共卖了150万元。

老人打算带着房款准备去老大家里养老。走之前她又去了一趟村老年活动室。

同村的老姐妹在一旁好心提醒:“老姐姐啊,现代世道,人心隔肚皮,您老还是要留个心眼,将钱抓紧!”

又有一位大娘插嘴说道:“想要指望子女,很难!”

众人意见不一,各抒己见。

老人心里有些不服:“人怎能不老?他们也会老的。我生了三儿一女。他们打电话给我说:‘来吧,来吧,上我们家住吧,我们来服侍您!’难道说,他们说这话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这时有位乡邻说:“您的卖房钱不能交给他们。你咋知道肯定能在儿子家长住呢?把钱留在身边,可以防个三长二短。”

老人听了姐妹们的意见,想想也有道理,她做好了防备的心理准备,留了个心眼。

老人怀揣着用手帕包着的150万元的银行卡,放在贴身的短裤口袋里,用针线缝好后,第一站来到了老大家。

大儿子与媳妇笑脸相迎:“妈,您来啦!”

媳妇上前拉着婆婆的手问:“房子卖啦?卖了多少钱?”

老人看了大儿媳一眼说:“卖啦,卖了150万。人家买主付的是现金,可是,没想到我带钱到车站买票时不小心弄丢了!报了警也没有查到什么头绪,人家说很难找到了……”老人说话时一脸的沮丧,说完就开始大哭起来。

大儿媳一听房款丢了,突然将话锋一转:“妈,您看,我们家地方不大,委实住不下,要不您今晚与孙女挤一晚,明天我送您去老二家住吧?”

老人考虑到给大儿媳他们一个面子,答应了儿媳的要求,老人看清了使风转舵的儿媳。

第二天,儿媳将老人送往老二家。老二家一家三口人早早在门口迎接老人,十分热情。

二儿媳迎上前去拉住婆婆的手热情地说:“妈,您总算肯到我们家来了!”

老人顿时流泪说:“来是来了,可我却是空着双手来的──卖房款丢了!”

老人随后把在大儿媳家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二儿子与媳妇虽说当时没说什么,但她明显看出了他们满脸不悦之色。老人在老二家住了一宿之后,第二天一早,二儿媳对婆婆说:“妈,您看看,我们家三个房间,我们用了两个房间,还有一间是您孙子的书房,家里腾不出帮您搁床的地方啊!”

老人双眼静静地看了二儿媳一会儿说:“我以后睡地铺好了。”

二儿媳脸上显出为难之色:“那哪儿行啊,我们怎能跨着您身子走路?您还是去老三家吧!”

老人看清了二儿媳见钱眼开的嘴脸,收拾了一下,去了老三家。

“奶奶、奶奶!”老三家的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见到奶奶,分外高兴,连忙奔跑过来帮助奶奶拿行李。

“亲爱的妈妈,我们盼星星盼月亮似的总算盼您来了!”三儿一家显得比老大和老二更加热情。可三儿媳听老人说将卖房款弄丢了,脸上如夏日多变的天气突然“晴转阴”。接着建议老人到小女儿家住,说那时农村房子大。

老人的气不打一处来,她在老三家住了一宿后,立即离开了老三家。

三天测试了三个子,三个儿子的表现让老人非常心寒。

老人知道小女儿人很好,也很孝顺,也想住在女儿家。只是她有顾虑:女儿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如果自己去女儿家住,有可能会引起矛盾。农村人又特别爱面子,怕丢人,所以哪怕在儿子家受再多委屈,住得太憋屈,女儿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愿住到女儿家,丢不起这人。真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无奈的老人最后一站来到小女儿家。她一进门便对女儿女婿说:“我把房子卖了,但不慎把钱丢了”随后又把在三个儿子家所说的话学了一遍,同时说了在三个儿子所经历的事情。

女儿一听这话,把目光投向了丈夫。

通情达理的女婿宽慰丈母娘说:“妈,这种事既然出现了,您也别放在心上。女婿是您半个儿子,您就住我这里吧。”

老人一听女婿这样说,再想想自己在三个儿子家的遭遇,泪水顿时流了出来:“好女婿!真没想到你会这样对待我这老太婆。”

在女儿拉着丈夫的手,对他能主动收留母亲表示感激之时,老人从贴身短裤口袋中掏出一张有150万的银行卡交给女婿,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女婿手里握着银行卡一脸的吃惊,他随手将银行卡交给妻子。

女儿低头看了几眼银行卡,然后抬头对母亲说:“妈,您放心,您的钱我们一分也不会动,我们暂时替您收着,您如需急用,我随时给您!”

老人对女儿女婿平静地说: “妈本来是想把这些钱给你们兄妹几个均分的,没想到……”老人说着,上前紧紧地抱着女儿,泪流满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