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时捷、奔驰、宝马等多家外资车企放弃全面电动化之后,日前又一家外资汽车企业阿尔法罗密欧宣布将放弃全面电动化,将继续投资研发燃油车,显示出诸多外资车企都在重新评估电动汽车的前景。



多年之前,欧美纷纷强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来降低碳排放,而电动汽车无疑是他们强调发展的技术方向之一,不过此后全球发展电动汽车最快却不是欧美,而是中国。

2015年前后,电动汽车在中国的网约车行业迅速被接受,电动汽车利用家用电的超低电价,大幅节省了能源费用,因此网约车行业普遍选择了电动汽车,不过那时候的大众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并不高。

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投产,特斯拉大幅降低了它的电动汽车售价,model3、model Y先后跌穿30万的价位,电动汽车逐渐获得了大众消费者接受,随后中国汽车企业迅速跟进,电动汽车进入了飞速普及的阶段。

2023年电动汽车在中国新车市场的普及率超过三成,2024年进一步提升到接近六成,中国市场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2023年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比例高达六成。

中国汽车也借此突出重围,中国热销的前十大电动汽车企业之中仅有是特斯拉是外资品牌,其他都是国产品牌;中国一家汽车企业还因为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而首次跻身全球汽车企业TOP10,这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就在中国汽车企业准备进一步发展电动汽车之时,2024年全球汽车市场却传出了诸多对电动汽车不利的消息,欧美纷纷降低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力度,对于碳排放的关注度也在下降。

面对欧美态度的变化,宝马、奔驰等诸多知名汽车企业都转变了推进全面电动化的计划,纷纷重新加码燃油车的研发,这就让中国汽车行业对电动汽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疑虑。

事实上,2024年的数据显示欧洲的电动汽车普及率才达到两成,而发展出了特斯拉这家全球知名电动汽车企业的美国汽车市场的电动汽车普及率才仅仅7%,海外汽车市场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如此之低与中国汽车市场迥然不同。

欧美对电动汽车的态度突然大变,曾有业界人士将电动汽车类比美国星球大战,认为这是一个骗局,目的是误导中国制造,如今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有六家是中国企业,前两大动力电池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全球排名前列的电动汽车企业有多家是中国企业,中国也销售了全球最多的电动汽车。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认为,欧美突然转变对电动汽车的态度,可能是因为欧美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已落后于中国,美国没有动力电池企业,欧洲曾组建了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却在去年陷入破产,由此全球动力电池几乎由中国、韩国和日本掌握,失去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掌控,才是欧美放弃发展电动汽车的原因。



电动汽车如今已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在电动汽车行业掌握着主导权,曾在2023年取得电动汽车出口大幅增长,2024年电动汽车的出口增速却已大幅下降,甚至电动汽车出口增速已低于燃油车出口增速,而燃油车占中国汽车出口的比例超过八成,这些都值得中国汽车行业思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