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六,正值乙巳蛇年的立春之日。北京古观象台再现古老的“鞭打春牛”仪式,提示大家,春天来了。


2025年2月3日,建国门街道第十八届立春文化节在北京古观象台盛大举行,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力的新春盛宴。图为“春姑娘”鞭打春牛。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活动开始前,一段特别录制的喊春视频率先亮相。视频中,建国门的“春姑娘”与“牛童”组成的喊春队伍脚步遍及街道,历史悠久的智化寺、守护城市洁净的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护民平安的金宝街消防救援站、温馨和谐的外交部街社区,直至繁忙而有序的北京站。每到一处,小朋友们总是满怀热情地递上福包,送出新春祝福。

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牛童”和“春姑娘”们组成的喊春队伍从建国门彩虹桥出发,一路欢歌笑语,向着古观象台前行。“春天到,春天到,花儿朵朵开口笑”,稚嫩的童音清脆悦耳,为人们带来了春的讯息,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随后,北京古观象台台长宣布立春吉时,宣告新的一年开启。

为春牛点睛是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民俗专家刘惠民的指导下,三位鞭春人各打三鞭,“春姑娘”打出第十鞭,寓意着驱赶冬寒、迎接春天,预示着新一年的丰收与吉祥。随后,“春姑娘”“牛童”们将牛肚中的福袋掏出,嘉宾们上台抛撒福袋,将福气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立春是一年里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春耕的开始。”刘惠民告诉记者,在古代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立春备受关注。“鞭打春牛”的民俗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也是对农事的提醒,它意味着农民应该开始准备春耕工作。这一天人们把家里的牛牵出来,举行“鞭打春牛”仪式,也是为了警示一下牛,该下田劳作了。阅读全文>>>

记者去年对家史生出兴趣,第一次知道爷爷还有姐妹。在记者听过的许多家族故事里,连姑奶奶们的影子也没有。在寻找“为什么”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家族里“消失”的女性不止两个姑奶奶。


爷爷翻出来的“家谱”。新京报记者 黄依琳 摄

过完年,爷爷就91岁了。他身体不错,热情健谈,尤其喜欢回忆过去。

去年,记者去爷爷家,想知道家谱在哪里。爷爷从生锈的铁盒子里掏出一片纸,说这就是“家谱”了。纸像从笔记本里随便撕下的一角,是长条形的,很轻。可是它的分量很重,是他和9个兄弟姐妹的姓名。其中有4个后面跟着“女”字。

其中两个女孩生下来没多久就夭折了,具体原因不详。爷爷说,那个年代天花、霍乱、鼠疫太多了。另外两个活下来的是爷爷的大姐和二姐,近些年去世。她们生活在江西南昌,离记者的家乡赣州近400公里。

这是记者第一次知道爷爷还有姐妹,记者问同辈堂弟,他也摇头。爷爷回忆往事时的重要章节——1938年日军攻打南昌时,一家人一路南下定居赣州的惊险故事,细节拉满的话,爷爷可以讲上两个小时。但不管讲多少遍,都漏掉了开头——没有带走的女孩们。阅读全文>>>

春节假期进入尾声,北京南站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为应对大客流,北京南站地区推出多样化接驳措施,地铁4号线、14号线延长运营时间,出租车、网约车也增加了运力,全力保障春运返程“最后一公里”。


2月3日下午,几名旅客在北京南站等候公交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数据显示,今天北京七大火车站到达旅客数量预计超78万人次,其中北京南站就有20.4万人次抵京,成为全市最繁忙的交通枢纽。

今天下午3点半,记者在北京南站出站口外看到,出站大厅内客流量明显增长,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向地铁、公交、出租车和网约车等接驳区域前行,绝大多数旅客选择乘坐地铁。在春运返程阶段,地铁4号线、14号线启动延时运营。

为应对寒潮天气,北京南站地区将灵活调整夜间免费摆渡车运营时间,2月2日、3日运行至次日2:00,2月4日进一步延至次日2:30,线路覆盖菜市口等换乘枢纽,确保旅客“到站即到家”。

地面公交方面,2月2日至2月5日,夜17、夜24路各备车4辆,视情加密发车班次。2月2日至2月5日,在南站北公交枢纽准备2辆开往菜市口方向的应急摆渡车,为旅客疏散离场兜底。

一些抵京旅客行李较多,需要打车接驳。针对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南站地区同步加强出租车、网约车调度。今天下午,记者在北京南站的多个出租车调度站、网约车等候区内看到,旅客排队的情况较平日增长明显,工作人员在人群和车流间往来穿梭引导。阅读全文>>>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一路领先。近日,“哪吒导演回应啃老三年”相关话题引起热议。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一路领先。图/新华社

据媒体报道,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毕业于名牌大学药学专业,但从大三起,他就开始自学三维动画,并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去。转行三维动画时,饺子曾花费三年多时间,一心待在家中打磨自己的动画短片。最终,他交出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一炮而红,斩获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

饺子在推出自己的作品后,随即成立了工作室,并在2019年推出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以逾50亿元票房和1.4亿观影人次的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他在家“啃老”的三年,可谓是他创业的初期。

在接受采访时,饺子回应了“啃老”三年这一话题。他说,在准备自学三维动画的时候,母亲对他很包容。

当前,对于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仍然有父母会泼冷水,担心一旦失败,既耽误时间也浪费资金。从父母的角度而言,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饺子的经历恰恰说明,父母对其放弃本专业“不务正业”的包容,成就了今天的饺子。阅读全文>>>

编辑 贾聪聪

设计 许骁

校对 翟永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