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位于江苏省南部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据说,这还是一座浸润在丝竹音韵里的城市,音乐文化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周代有南音、魏晋有吴歌,唐宋有歌舞音乐和词牌曲牌,明清也有戏曲及各类民族音乐流行。如今的无锡,不仅乐脉绵延,还汇聚了世界之音。


在无锡,名家、名曲辈出,让世界认识中国民乐。

华秋苹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曲谱《华氏谱》,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人杨荫浏编著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古代音乐史纲》,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刘天华对二胡等乐器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良。


在世界公认的十大二胡名曲中,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病中吟》《光明行》共八首与无锡有关。无锡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是全球华人最熟知的乐曲之一,2008年邓建栋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与70名艺术家组成的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奏响《二泉映月》,让世界听到了中国韵味。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到访中国时,在中央音乐学院听到了这首动人心弦的音乐,完全被这首曲子所折服,在随后的时间里,小泽征尔在世界各地许多重要的音乐会上开始介绍二胡。


在无锡,以“二泉”之名,奏响东西和鸣。

太湖湖畔,无锡大剧院流淌着动人的旋律。一场跨越东西方的音乐对话正在上演。无锡交响乐团与费城交响乐团正在共同演绎着《二泉映月》。


无锡交响乐团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7岁,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8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带着各自的文化印记,共同合奏出一曲无锡新乐章。在乐团成立不足两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布世界舞台,他们带着江南的旋律,走进英国的剧院,登上法国的舞台,飞越日本的四季。


在无锡,民乐一路向世界,千里觅知音。

2024年5月,浪漫的法国巴黎与温婉的江南水乡相遇。“丝竹的香颂——来自无锡的东方之声”音乐会在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行。中法演奏家们共同演奏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来自无锡的音乐让人着迷,而无锡也已成为音乐爱好者、民族音乐家们向往的城市。2024年,一批来自俄罗斯、葡萄牙、意大利、波兰、巴西的演奏家受邀来到无锡,成为驻地音乐大师。几乎每个月,都有高水准的民族音乐会在无锡奏响。让中国民族音乐“走出去”,把世界各类音乐“请进来”的过程中,无锡用音乐构筑起了连接世界的通道。


在无锡,传统戏曲也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起源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天韵社”,是现存最古老的清唱昆曲社。曲师们所唱的,是昆曲独树一帜的书房派,仅以鼓板、笛子、琵琶、三弦为伴奏,专注昆曲唱腔,不做装扮。直至今日,好戏开场,依然高朋满座,有捧场的老戏迷,更有热血的小票友。


排练厅里,无锡戏剧院院长蔡瑜正在带领青年演员们排练《涓生之路》,这部由鲁迅的小说《伤逝》改编的戏剧,吸引了众多年轻戏迷,还走进了清华、北大的校园。


在无锡,口琴也可以是连接这座城市与全球音乐舞台的桥梁。

3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代工之地。如今,这里的口琴,已经唱响五洲四海。1933年,中国第一支口琴诞生,无锡最初是上海玩具口琴的代工基地,1994年,这里开始转型,生产演奏级口琴。


口琴好不好,簧片是关键。无锡厂商通过十余年的攻关,终于实现了簧片的技术突破,中国也从口琴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无锡的演奏级口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和精准音准,赢得专业演奏家的认可。如今的江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琴生产基地,世界六成的口琴,产自这里。


在无锡,优美的旋律把城市的音乐梦唱给世界来听。

2024年7月20日,新西兰奥克兰,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现场,一群平均年龄63岁的无锡老人,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他们用歌声传递着无锡活力,最终摘得老年混声合唱组金奖桂冠,让世界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活力。

从“民乐之乡”到“爱乐之城”,从“二胡之乡”到“国乐之都”,无锡正用一种最动人心弦的语言让世界听见,无锡音乐的文化品牌熠熠生辉,世界音乐舞台上必将听见大音“锡”声。


CCTV-4《走遍中国》

2月3日 22:00档

《爱乐之城 国乐之都·无锡》(上)

2月4日 22:00档

《爱乐之城 国乐之都·无锡》(下)


来源:CCTV4

编辑:张静

校对:李倩

责编:杨珍

分享小伙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