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是中国古代乐器中的重要乐器 , “丝”指弦乐,“竹”指管乐。丝竹乐大多风格细腻、轻柔、雅致,善于表达喜悦愉悦的情绪。
在西班牙,有一个名叫“丝与竹”的乐团,由一对西班牙夫妇组成。2013年成立以来,凭借深厚的音乐造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二人将“丝与竹”的韵律带到西方。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鲁文:在中国有着无数种类的音乐形式,而我们最喜爱的一种便是“丝竹乐”。一方面是因为它独特的音乐美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所使用的乐器。例如,竹笛的主要材料是竹子,而古代的琴弦则由蚕丝制成。正因如此,我们的乐团取名为“丝与竹”。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鲁文:我的中文名叫鲁文,我很喜欢作家鲁迅,所以我用了他的姓氏。另一方面我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因此我选了文化的“文”作为我的名。
鲁文,这个地道的西班牙人精通不少中国传统乐器,尤其是丝竹乐器二胡、笛子和葫芦丝。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鲁文: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认为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二胡的设计简约,由一个木制琴颈、两根琴弦和一个蛇皮包裹的小音板组成,琴弓固定在琴弦之间,通过灵巧的操作产生各种细微的音效,传递出或忧伤或喜悦的情绪。
鲁文和他的太太艾碧薇年少时相识,对中国文化和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走到了一起。2005年鲁文前往北京求学,艾碧薇便毫不犹豫地一同前往,二人开始了对中国更深层次的探索。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鲁文:在音乐方面,我们深受中国哲学的影响,这种哲学体现在对宁静的追求以及对音乐的态度和理解。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艾碧薇:中国哲学让我能够放慢节奏,更好地享受当下。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艾碧薇:中国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比如饮食方面,我们在家里也时常做中国菜。
第一次到中国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而20年后的中国更是让他们感到惊讶。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艾碧薇:当时我感到最震撼的是中国的美景,那些曾在画作中看到的风景,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其次是中国人,他们让我想起了童年时的西班牙,人们亲切热情。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鲁文:我们最近一次去中国是在去年夏天,那次我们到北京参加音乐会演出。那次访问让我们感受到北京的巨大变化,比如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蓝天白云,路上也随处可见环保的电动汽车。这些进步让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人感到惊喜与赞叹。
谈到春节,两人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时,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朋友们陪伴的那种感觉。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鲁文:春节在我看来就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艾碧薇:春节对我来说就是“分享”,就是共同迎接并开启新的一年。那我们就在春节一起辞旧迎新吧。万物复苏,万象更新。
西班牙丝与竹乐团艺术家 鲁文和艾碧薇:恭贺新禧,丝与竹乐团祝贺大家蛇年吉祥,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监制丨潘林华 制片人丨杨琨 编导丨郑红 闫柳 记者丨廖军华 新媒体丨王珈 陈奇 剪辑丨汲洋 音编丨马思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