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再次表露访华意愿。据日媒报道,石破茂在东京广播公司电视台播出的卫视节目中就出访中国表示,“为了提升信赖关系,我希望在最佳时机访华”。
自从石破茂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已经多次表达访华意愿。在此之前,石破茂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尽早访华”。虽前后表述有些许差异,但核心思想没变,那就是访问中国已成为石破茂望眼欲穿、迫在眉睫的要事。
不过,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就在石破茂就访华一事作出最新表态之际,日本政府突然宣布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入“最终用户清单”,并打算对十余种半导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希望日方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日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及时纠正相关做法,避免有关措施阻碍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中方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石破茂多次表达访华意愿,却转而将多家中企拉入清单,为何表现得如此矛盾拧巴?据英媒报道,石破茂计划于2月7日访问美国,与特朗普举行会晤。
自从特朗普上任后,已经对多个国家实施了关税措施,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据2024年美日贸易数据显示,美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8.6万亿日元。按照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往往会对贸易顺差国采取关税措施,不论其是否为美国盟友。
据英媒引述知情官员的话,石破茂访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与美国爆发“贸易战”。为此,日本政府正考虑对阿拉斯加一条价值440亿美元的天然气管道提供支持,并打算采购更多美国天然气、提高在美国的制造业投资等。
在访美之前,日本政府将多家中企拉入清单,大概率是为了向特朗普证明,石破茂政府愿意配合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继续围堵打压中国。通过向特朗普表示忠心,美日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有望进一步得到降低。
除了对特朗普示好外,石破茂政府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在访华前,通过继续对中企采取限制措施,不断积累手中的筹码,在与中方进行利益交换时,以攫取更多的利益。
比如,2023年8月24日,因日本擅自将核污水排入大海,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石破茂政府有意在半导体领域加强施压力度,以换取中方解除限制。
在日本核污水排放问题上,中方的态度是十分清晰的,中方需要参与对核污水的监测和数据采集,如果经过处理的核污水确认无害,不会对中国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中方将会考虑逐步解除对日本水产品进口全面停止的措施。
至于石破茂政府在半导体领域的施压,中方早已公布了反制措施,包括限制镓、锗等物项出口。石破茂政府与其酝酿昏招,不如把姿态摆正,少些算计,不要骑墙,多做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的事。当营造出良好氛围,访华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