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宁德时代联席董事长潘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正在从“EV(电动汽车)”向“EIV(智能电动汽车)”转变。

在潘健看来,“EIV”中的“I”代表智能(Intelligent),它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密不可分。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源于“电动”与“智能”两者的完美融合。“电动让智能成为可能,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燃油汽车无法提供的新功能。”

宁德时代公关人员同时称,尽管“EIV”这一术语在中国尚未完全普及,但其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

在技术创新的大背景下,运用车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驾驶体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大厂商纷纷加大对智能技术的投资,力求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由传统汽车制造商与新兴电动车企业共同主导。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兴新能源汽车厂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持续创新,提供高性能、智能化的电动车。传统汽车厂商如长城、上汽也加大了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中国较早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强调智能与网联两者结合。一般而言,智能更多关联于单车智能,而网联则与车联网紧密相关。实际上,单车智能也离不开网络,例如使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导航软件时,车辆已经与网络相连,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他认为网联与智能的配合可以弥补单车智能的不足。一方面,网联可以增强汽车功能、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单车智能的成本,因为不必依赖过多的单车传感器和算力。云端与车端算力的结合可以整体提升算力效率30%。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表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取得重大进展的过程中,呈现出6大发展新趋势。比如,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已经形成全球共识,多个国家通过发布政策规划、路线图等方式,将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纳入顶层设计。由于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路径涉及汽车、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需求多元交叉,技术体系复杂,利益相关方繁多,因此需要以系统工程思路整体推进。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使主流车企都已经实现大模型技术在感知、规划和控制领域的应用,部分车企已具备全栈端到端智能驾驶能力。可以说,人工智能赋能智能网联汽车正从部分功能区域应用向全生命周期赋能进化。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中国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