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军队里,只要是有功者都会被领导赏识,然后有机会晋升,但在1968年时,有个海军士兵刚坐上支队政委的位置后,再次晋升,还直接升为正军级,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年轻将领。

那一年他才只有39岁,还是毛主席钦点的海军舟山作战基地政委,他究竟有什么功绩能让毛主席这么看重他呢?

张逸民的军旅生涯

张逸民老家是黑龙江的,家里不算是大富大贵的家庭,但能在战争时期供得起他读书的也不是什么贫苦家庭。



在学校里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同时也知道红军是人民军队,萌生了参军的念头,后来解放战争爆发,他成为了东北野战军六纵队的一名战士,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之后又跟着队伍渡过长江,还在广东、湘西剿匪。



逐渐的他也成为了一名老战士了,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甚至永远冲在第一个,然后就随着第四野战军从东北打到南海岛,他也成为了一个让人敬佩的战士。



随着新中国成立,我国空军和海军行业都需要重新建设,而张逸民被转为海军,并进入青岛海军鱼雷快艇学校,这对他来说可是个艰巨的考验,毕竟之前是陆军,现在却成为了海军,他对海军可谓是一窍不通。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而是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他们相互加油鼓劲,就是不给军队拖后腿。

张逸民私底下更加的刻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在快艇领域上更上一层楼,这个机会他没有等太久,1955年的那场海战,直接让他名声大噪。



“单艇独雷”

自从张逸民转为海军后,他一直在学习快艇的知识,经过他不断的学习,终于他他成为了人民海军第一代鱼雷快艇艇长。

在1955年时,雷达显示发现敌舰!102艇和101艇一起出击,明明敌人就在眼前,102艇的左发射管却因为技术故障,未能击中目标。



就在这时张逸民收到返航的指令,102艇的失误张逸民全部归结到自己身上,于是在会议上自我批评,说:

“我作为102号雷艇艇长,102号出现问题是我的失职,我愿意接受惩罚,但现在请允许我继续战斗,敌人还在我国海域挑衅,必须还击回去。”



经过领导的研究同意了张逸民的请求,而面对102号左发射管的故障,技术人员也是第一时间检查了,不过为了保证能顺利完成任务,张逸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只在右面装上了鱼雷。

而一条鱼雷重1吨,对于排水量仅有22吨的鱼雷艇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平衡的问题,要是在恶劣天气下,危险程度翻倍。



所以在出发前张逸民命令船员尽量靠一侧,试图用体重来配平,不过好在在行驶的途中没出现意外,102艇和敌舰再次遇上。

但是敌舰可是排水量为1030吨的“洞庭”号炮舰,不管是速度还是威力都比102艇要厉害。



张逸民立刻命令“全体人员进入站位,准备发射鱼雷”,他也明白如今他们只有一次机会,如果鱼雷出现像之前的情况,那么他们102艇肯定会沉底,于是他命令轮机长以最快的速度向“洞庭”号冲过去,“孤艇独雷”战巨舰,他们必须一击必中。

好在102艇小巧,外加海上风大浪高,敌人根本没有发现102艇快速的靠近,就在距离敌舰200米时102艇发射了鱼雷,然后快速掉头远离敌舰,十秒钟过后敌舰轰的一声沉入海底。



等102艇返航后受到了战友的欢迎,毕竟历史上还没有单艇独雷能击沉敌舰的先例,最后102艇被授予“功勋鱼雷快艇”张逸民也荣获二等功。张逸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战英雄”。

之后在1958年,金门炮轰后,张逸民在金门率领鱼雷快艇和国民党军舰连打了两仗。



第一次和敌人对上后他们靠着快艇的灵活性,击沉和重创了两艘敌方大型坦克登陆舰。



不过在打第二仗时就很困难了,快艇被敌人盯上,只要一看见快艇敌人就发起攻击,虽说快艇都躲过了,但敌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还是被击中,张逸民和战友穿着救生衣落水,周围都是快艇的残骸。



在指挥室的彭德清得知快艇被击沉,下令无论如何都要救回张逸民和其他战士,好在最后他们都成功获救。

这次的失败让张逸民开始卧薪尝胆起来,他发誓一定要报了这次的仇,于是他努力学习,终于在1965年有报仇的机会了。



在1965年美制军舰“永昌”号和“永泰”号,他们从澎湖列岛的马公岛出发,采取隐蔽、伪装等措施,悄悄的向福建沿海而来。他们此次前来是带着任务的,一是送敌特登陆,二是抢劫我国商船或者渔船,制造混乱,三是送高级官兵到敌占岛屿部署新的任务。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我军一定会将他们赶出去。



在发现他们的意图后,我军先是震慑,喊话他们不要靠近我国海域,但他们根本不在乎。

周总理当时得知后,让军舰不要和敌人硬碰硬,要用最小的伤亡换取胜利。

我军派出驱逐艇,敌人对他们进行攻击,最后我军部署了周密计划对敌舰展开进攻,不过敌舰是大舰,而我军是艇,真的对上后我军的胜算很低,没多久总指挥受伤,指挥权落到了副指挥张逸民头上。



当时由于我军鱼雷艇数量多,敌舰也招架不住,于是“永泰”想要逃到乌丘,“永昌”号也想跑。而张逸民率领鱼雷艇就冲了上去,拦截想要逃跑的“永昌”号,然后配合兄弟部队一起对“永昌”号进行炮轰,最终将“永昌”号击落。

张逸民在击沉“永昌”号的同时为了防止误伤兄弟部队,于是一边后撤一边发射鱼雷。



而另一边的“永泰”号,也被张逸民派去的鱼雷艇击中,算是重创了“永泰”号。

张逸民也被称为“海上爆破手”,这场海战之后台湾海峡再也没有战事了,当然他也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



同时他也成为毛主席钦点的舟山基地政委委员,是正军职干部,那一年他才39岁,从一名海上经验为零的士兵,到如今的“海上爆破手”,这中间的付出是巨大的。

他收到调令后,有些不敢相信,等真的确认后,他的第一句话竟然是:

“这也太快了吧!”



后来得知是毛主席钦点的,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他表示一定不会辜负毛主席的信任的。

之后他就在舟山继续发光发热,但他的军旅生涯不会于此的,直到1987年离休时,他已经是正师级了。



结语

舟山是他军旅生涯待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所以等他离休后,他将生活地点选择了舟山,他说:

“我当上艇长是围着快艇转,我到舟山当政委是围着海岛转,大家都说‘青春献海岛,忠骨埋舟山’,那我将来也这么办,将我的骨灰安葬在舟山。”

张逸民的名字和事迹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