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16日,习惯于夜间工作81岁高龄的毛主席正披着一件打了补丁的外套批阅文件,忽然秘书送来一份特急报告,这是由周总理和叶帅共同签送的,报告指出,南越军队对我西沙群岛的侵略行径愈演愈烈,近期更是撞我渔船,抓我渔民,已呈疯狂之态。
事实表明,南越一味寻衅滋事,其目的就是妄图造成影响,以军事存在逼迫我国政府让步,从而实现其非法的领土要求。报告中又指出,我海军南海舰队已经对西沙群岛加强巡逻警戒,保护我渔民,同时尽量避免发生冲突来制止南越的侵略行动,但假如其一意孤行,继续以武力挑衅,则坚决给予还击。
看完报告,毛主席思虑一二,在周总理和叶帅的这份报告文头重重写下两个字:“同意。”他一边将秘书喊进来将报告交给他,一边自语道:“看来,这一仗不打不行了!”
西沙群岛的归属问题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濒临海洋、幅员辽阔的大国,也是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使者乘坐船只从我国港口启航,穿越南海、印度洋,到达印度南部黄支国,将中国特产源源不断运往国外,这条路就是学者们口中的“海上丝绸之路”。
明朝航海家郑和更是率领庞大的船队扬帆出海,七下西洋,在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非洲东岸、红海、麦加等地留下了足迹,而这些航行比哥伦布等人要早半个世纪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但每到一处,都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远比西方航海家要文明得多。
至于西沙、南沙等诸岛,中国人在西汉时期便发现并在此航行,到了三国时期,更有了关于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记载,如万震的《南州异物志》和康泰的《扶南传》都详细描述了其地貌特征。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更是在海南设立了崖州都督府,正式将南海划入中国疆域,对渔民进行收税,归岭南节度使管理。郑和下西洋期间。船队多次在两个群岛进行修正,甚至为其中一些岛屿起了名字,如“郑和群岛”、“永乐群岛”、“宣德群岛”等,这是两个群岛归属大明的实证。
清康熙四十九年,广东水师副将吴升奉康熙帝诏令对西沙海域进行巡视,宣统元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付波、琛航两舰巡航西沙群岛,可见即便是少数民族王朝在国运衰弱之下,尚且对西沙、南沙进行宣示主权,充分证明两沙群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无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沙群岛有岛屿被法国人强占,后来又被日本霸占,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群岛才被中国政府接收。
解放后,由于技术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虽未对该海域进行开发利用,但在1951年8月15日,周总理兼外长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严正指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及中沙群岛,向为中国领土。后来我国政府也多次重申这一立场,这一事实和立场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认同和尊重,包括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内,出版的地图都对西沙和南沙等岛屿属于中国作了清楚的标识,其出版的地理教材更是详细写了这一点。
从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岛、澎湖列岛、舟山群岛……这些岛屿呈弓形状。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座“长城”。
然而,二战后的各国越来越把资源放在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战略位置重要且蕴藏了丰富自然资源的西沙群岛受到了南越政府的觊觎。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南越政府就出兵侵占了甘泉、琛航、金银、珊瑚等岛屿,但没过多久我国严正声明、严厉警告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南越政府心有不甘地退出了除珊瑚岛之外的所有岛屿。
随之,遵照中央指示,我南海舰队从1959年起开始对西沙、南沙诸岛的巡逻护航。
南越政府野心膨胀,不断在中国南海寻衅滋事,谁给他的胆量?
1973年,南越政府在与胡志明领导的北越政府军事冲突中,不断处于下风,美国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继续扶持阮文绍集团与胡志明的北越对抗,美国对南越阮文绍集团进行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其中有坦克大炮飞机,海面还游弋着美国援助南越的军舰,得到美国军事援助的南越政府,野心急剧膨胀。
1973年9月8日,南越政府侵占我南沙群岛11个岛屿,非法划归其福绥省管辖。
1973年9月10日,南越政府派出军舰登上西沙永乐群岛,意图染指西沙。
1974年1月11日,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再次重申:“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群岛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然而,利令智昏的南越政府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其侵略行径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起来。
1月15日,南越海军驱逐舰“李常杰号”(16号舰)侵入我永乐群岛海域,对甘泉岛的附近生产的中国南海渔业水产公司的402、407号渔轮进行围追堵截,妄图将渔船赶出作业区,并开炮轰击了悬挂中国国旗的甘泉岛。
1月16日夜,南越海军“李常杰号”和“陈庆瑜号”(4号舰)偷偷靠近甘泉岛和金银岛,并用橡皮艇往岛上送了一个排的士兵,这些士兵在岛上插上了南越旗帜。
当时岛上有休息的渔民,马上质问南越士兵:“这是中国领土,你们要干什么?”一个南越军官回道:“不,这是我们的领土,你们赶紧离开!”一个老渔民气道:“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捕鱼,什么时候成了你们的领土?”
几个渔民气不过,冲上去拔掉了南越旗帜,南越士兵顿时扑过来,双方扭打在一起,最后南越士兵开枪,硬逼的渔民下海。
18日,南越海军看到中国海军没有赶到,越发猖狂起来,其4、16两艘驱逐舰多次冲撞中国渔船,导致我南渔407号损坏严重。当晚,为了防止中国海军前来增援,南越政府又派出“陈平重号”(5号舰)、“怒涛号”(10号舰),气势汹汹闯入永乐群岛海域。
至此,在我西沙永乐海域数公里的海面上,南越海军已经摆开四艘大型战舰,其扩大事态,欲强占我岛屿的阴险目的已昭然若揭了。
那么,南越阮文绍集团在陆地战场上已经被打得节节败退,他应该自顾不暇才是,为何要在这种敏感时期挑衅中国呢?其实,不外乎几个原因。第一、制造地区军事摩擦,重新将美国拉到战场上来;第二、由于我国对胡志明政府的支持,使得阮文绍集团节节败退,在这种情况下,阮氏企图用优势海军打一个胜仗,妄图震慑我国;第三、控制、占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直是阮氏之心愿,他企图用武力实现其非法的领土要求。
这就是他敢于发起军事挑衅的原因所在,那么我国又将如何应对呢?
南海舰队出击!
周总理和叶帅都知道毛主席对涉及国家领土安全、民族利益的问题极为重视,所以在得到毛主席的批复后,周总理亲自给总参作战部打电话,详细询问了西沙群岛的设防情况和兵力部署等,随后又召集将帅们征求意见,最终批复了广州军区关于调动使用兵力的方案。
叶帅也随即命令作战部通知榆林基地:“正在备航前往西沙执行例行巡逻任务的舰艇编队,即由榆林基地某部271、274号猎潜艇组成271编队,赶赴永兴岛海域。要提高警惕,有关情况及时上报!”
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作战指挥室也很快收到命令,舰队司令员张元培看着海图问作战处长:“能到西沙执行任务的舰艇还有几艘?”
作战处长苦着脸说:“只有七艘了,其中五艘担任战备值班,应付突发事件,由总参直接指挥,另外两艘故障不断,上个月在西沙执行任务,遇到不大的风浪差点翻了。”
张元培顿时发火了:“在这节骨眼上,部队怎能拉稀?南海要出了问题,我们怎么向国家交代!”
面对着危困局势,张元培忧心忡忡,但即便如此,他坚决执行了命令,增调281、282号猎潜艇组成281编队,迅速赶至西沙执行任务。
17日上午10点半左右,271、274号舰到达宣德海域的永兴岛附近,当天中午前线作战总指挥魏鸣森接到命令:海指行动听广州军区指挥。
魏鸣森随之与军区取得联系,并在西沙巡防区召开了由西沙巡防区、三沙工委、武装部及永兴岛负责人参加的紧急备战会议,在会议中叶帅对前线作出指示:
西沙的斗争要开始了,要立即组织班子,加强值班,准备打仗。鉴于南越舰艇已侵入永乐海域向从事生产的中国渔船挑衅,海军巡逻编队应立即到永乐海域监控敌人行动。
会议结束后,魏鸣森亲率271编队,带一个民兵排启航直驶永乐海域,当晚19点19分到达晋卿岛,并就地停泊。
南越海军很快发现了中国海军,他们见到中国海军仍只有两艘小型军舰和几艘渔船,便越发猖狂起来。18日,南越海军两艘驱逐舰在羚羊礁八次冲撞中国渔船,导致407号渔船损毁严重,遭到我军舰的驱逐后才不紧不慢离去。
这天上午,周总理主持召开了会议,分析了西沙的军事形势,并提议由叶剑英、邓小平负责指挥西沙军事行动。
18日下午,魏鸣森向中央报告:根据南越兵力不断增加、态度蛮横的态势,敌人很可能趁我兵力薄弱抢时间先发制人,我们决定派渔船至羚羊礁和甘泉间活动,一可以钳制敌人,二可以侦查敌方情况。271编队在晋西机动巡逻,同时令281编队务必在19日拂晓前赶到晋卿待命。
魏鸣森的计划很快得到叶帅、邓小平的同意。
18日22点,又有一个新情况出现了。南越海军4号和16号舰已到永乐海域,并派出了20多人登上甘泉岛,岛上我渔民有力回击了敌人的挑衅活动,多次将南越军队插上的旗帜拔掉。
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对于南越海军非法窃据我国领土的侵略活动,受命前往西沙运送淡水给养的某部396、389号扫雷艇抵达琛航岛,准备加入战斗序列。
小艇战军舰,人民海军以弱胜强
南越海军看到我军舰艇相继到来,但发现都是数百吨的小舰艇,其仗着自己大舰巨炮已经到了完全利令智昏的地步,于是在19日便迫不及待的动手了。
1月19日拂晓,南越海军借着夜幕的掩护,四艘军舰从左右两个方向,由广金岛西北和金银岛、羚羊礁以南,呈钳形向琛航、广金两岛合拢。
我海指发现敌军的行动,断定其企图攻袭我晋琛锚地,立即将军事态势上报并对各编队发出战斗警报,对来犯之敌进行拦截。
10点51分,敌军5号舰不顾我军警告,悍然向我军247艇高速冲来,政委冯松柏再次警告:“这是中国领海,你们立即离开!”但随着敌军5号舰的一声炮响,冯松柏倒在血泊中…
敌人终于动手了!
紧接着指挥员魏鸣森接到叶帅和邓小平同志嗯命令:“自卫反击!”
被敌军击中的274艇在第一时间向敌军5号舰冲去,389、396、271艇随之向敌人发起进攻,一时间炮声隆隆,西沙自卫反击战全面打响了。
实话说,我军无论从兵力还是舰船的火力与敌人是有明显差距的。如南越4号驱逐舰排水量就达2800吨,就连其最小的10号舰也有650吨,而我军最大的扫雷艇不过570吨,猎潜艇更是只有可怜的270吨排水量。
再看武器配置,中国舰艇上80毫米的炮只有16门,而敌军光127毫米的重炮就有50门,更别提其他中型火炮了。
面对这种局面,魏鸣森清醒地认识到,单凭实力硬拼无论如何也不会赢下这场战斗,取胜的机会只能凭借我军舰艇的速度与敌舰展开海上游击战。于是他命令各艇:将敌人舰艇割裂、冲散,而后全力靠近,凭借我军艇小速度快的优势,拉到敌舰火炮的盲区攻击敌人。
这样的攻击很有效果,首先取得战果的是我军389舰。在舰长肖德万指挥下,389艇在命中敌军16号舰指挥台后便紧紧咬住了这艘舰艇,20多分钟里,389艇向敌舰发射了2000多发炮弹,在敌军16号舰艇逃逸后,389舰与396舰对敌10号舰发起猛攻,在敌我距离缩短后,389舰的全体官兵在肖德万指挥下与敌人展开了近战,直接用起了冲锋枪、甩起了手榴弹。
受到重创的敌10号舰失去了控制能力,竟诡异地撞在本已负伤的389艇,顿时海水涌入后弹药仓,又流向主机仓。给养员郭玉东一看情况紧急,顾不得自己的伤情,脱下衣服裹住木塞,用身体堵住了洞口,他这一堵就是1小时37分,直到战斗结束,他仍然保留着堵漏时的姿势,战友们过去看的时候,发现他早已牺牲。此战后,郭玉东被我海军战士称为“海上黄继光”。
274号艇在政委冯松柏、副艇长周锡通牺牲的情况下,奋力作战,用艇上85毫米主炮击毁敌4号舰前主炮,致使敌4号舰不敢再战,很快退出战斗。
12时许,南越海军自诩无敌的四艘舰船均被击伤,已无力抵御我军的轰击,其4、5、16三艘舰分别向西北和东南方向逃逸,其10号舰在经历了我军389号艇手榴弹的“洗礼”后向羚羊礁方向摇摇晃晃驶去。
我军舰艇也遭受重创,眼看着这艘敌舰就要逃出生天,恰好此时从永兴岛前来支援的281编队赶到现场,魏鸣森命令281编队指挥刘喜中:“立刻向前歼灭敌10号舰,要速战速决!”接到命令的281编队迅速追上,实施集火攻击,在两舰的猛烈轰击下,敌10号舰终于不支,起火爆炸后于14.52分沉没于羚羊礁以南2.5公里的海域。
21时,海指接到广州军区嘉奖:
参战部队和渔民,在捍卫我国领土主权的斗争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举击沉敌舰一艘,击伤三艘,给敌以沉重打击,特予表扬。望提高警惕,充分做好连续作战准备,随时歼灭再犯之敌,争取更大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值得一提的是我渔船402、407号始终没有离开战区,渔民们手中拿着冲锋枪多次参与接弦战,同时冒着炮火运送伤员、扑灭火焰等,给这场战斗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位指战员这样说:“同舟共济,鱼水情深在这里并不是形容词,人民战争不只是在陆地上,海防也需要军民连防。”
同时,广州军区转来叶帅和邓小平同志命令:“争取今晚用炮艇、快艇和猎潜艇,将受伤的敌舰打沉,拿下敌占的甘泉等岛。”根据命令,魏鸣森一边组织参战部队抓紧时间休整,一边主持召开了作战会议,制定了下一步作战方案。
20日8时左右,我军前往西沙增援的部队陆续抵达永兴岛附近海域,魏鸣森鉴于后续部队实力强大,决定将原来的“围岛打援”方案改为“攻岛打援”。
9时35分,收复三岛的战斗打响了。
战斗异常顺利,仅仅五分钟,强驻我甘泉岛的南越军队便开始节节败退,不到半个小时,岛内的南越军队便被全歼,岛上升起了五星红旗。
甘泉岛战争结束后,我军653编队和陆军某团五连于10时6分向珊瑚岛敌军发起了攻势。珊瑚岛被南越军队强行占领多年,岛上敌军借助工事企图负隅顽抗,但随着我陆军的登岛,守敌开始节节败退,11时25分,南越军队被全歼,岛上升起五星红旗,南越非法占领多年的珊瑚岛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13时30分,我275号猎潜艇载运一个步兵连抵进金银岛,岛上悄无声息,全不见反抗,原来南越军队在海战结束后便成惊弓之鸟,早已借助渔船撤离该岛多时了。
至此,西沙自卫反击战以我军彻底胜利而告终。
此次战斗,我军参战部队面对装备优势之敌全然不惧,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沉敌舰1艘,击伤敌驱逐舰三艘,歼敌100余人,俘虏敌军49名,其中包括军官3人以及1名美国联络官,我军付出的代价是牺牲18人,伤67人,另有两艘舰艇负轻重伤。
结语
“西沙自卫反击战”后,南越政府恶人先告状,向安理会提出所谓的“中国侵略南越领土”的控诉,但谎言永远都是谎言,更不可能改变西沙群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故而受到多国驳斥。
“西沙自卫反击战”是一场我方没有准备,而南越蓄谋已久的遭遇战,也是我人民海军第一次与外国海军作战,我军虽然总体实力处于劣势,但经过指战员实践萧劲光将军“海上破袭战和海上游击战”的思想,最终赢得了这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这也给我国海军发展指出一条新思路。
1976年,毛泽东批准将团一级的西沙巡防区提升为师一级的西沙群岛水警区,这也是他老人家生前发出的最后一道关于海军的命令。
参考资料:《西沙海战》、《中国人民海军纪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