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武装力量在东部战线采取多点突破战术,通过分散兵力实施精准打击,逐步瓦解乌克兰军队在红军城地区的防御体系。

俄军继攻占库拉霍沃后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将作战重心转向红军城东部区域。在米尔诺拉德周边,俄军地面部队采取小规模渗透战术,成功突破乌军在主要交通干线上设置的防御工事。经过持续作战,俄军已实际控制H-32公路关键路段,这一进展严重影响乌军的战略纵深。

俄军正在马利尼夫卡村集结兵力,准备向新经济村方向发起进攻。这一军事行动意在切断米尔诺拉德北部地区的战略联系,同时加强对叶利扎维季夫卡和巴拉尼夫卡村的军事压制。

在红军城南部战线,俄罗斯中央军区派出精锐部队,包括第55、第35、第137和第74摩托化步兵旅的主力单位。这些部队的战略目标是突破从乌斯佩尼夫卡延伸至科特林,最终打通至兹维罗夫的战略走廊。

库拉霍沃战役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在城市控制权问题上展开激烈争夺,俄罗斯国防部于1月6日宣布完全掌控库拉霍沃市区,然而战况远比官方通报更为复杂,城市多个区域仍在发生激烈巷战。

乌克兰军方通报,其部队在24小时内成功击退俄军26次进攻尝试,显示出乌军仍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特别是在库拉霍沃热电厂周边区域,乌克兰"霍尔蒂察"特种部队展现出顽强的防御能力,有效阻止俄军的全面推进。

库拉霍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工业设施特别是热电厂的控制权将直接影响整个顿涅茨克地区的能源供应。当地居民透露,持续的军事冲突已导致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民用电力和供暖系统运行困难。

俄军正在库拉霍沃市区东南部集结新的军事力量,配备多型号现代化装甲车辆和精确制导武器系统。与此同时,乌军正在加强城市西部防线,构筑多层次防御工事,为可能的反击行动做准备。

大诺沃赛尔卡战区局势急转直下,俄军第60摩托化步兵旅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俄军在涅斯库奇涅以西地区取得重大战术突破,其精锐部队已完全控制该地区制高点,并建立多个火力支援阵地。

俄军装甲部队正在涅斯库奇涅地区展开扇形包围态势,其中包括至少60辆主战坦克、装甲运兵车和自行火炮,俄军此次行动采用"闪电突击"战术,在24小时内就切断乌军主要补给线和撤退通道。

俄军已在大诺沃赛尔卡周边形成三面合围之势。通过控制O0510公路关键路段,俄军成功切断大诺沃赛尔卡与胡里艾伯勒地区的战略联系。这一行动使得约600名乌克兰军人面临被包围的危险处境。

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转而采用"蚂蚁搬家"式的渗透战术,配合无人机编队实施精确打击。

俄军在红军城战区投入超过300架各型无人机,包括"兰策特"自杀式无人机和"奥利翁"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仅在过去一周,俄军无人机就成功摧毁乌军35个火力点和12个指挥所。

俄军已完全控制舍甫琴科定居点。该居民点位于红军城以南7公里处,不仅是重要的战略节点,更是顿巴斯地区最大锂矿床所在地,该矿床蕴藏锂资源约35万吨,市场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乌克兰军方面对俄军攻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但防线压力持续加大。刚完成现代化改造的第141旅和第142旅已紧急调往红军城和大诺沃西尔卡方向,这两支部队配备西方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包括"豹2"主战坦克和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

在红军城地区,俄军共部署27个旅,总兵力超过5万人,装备包括约450辆主战坦克、800辆装甲车和300门火炮。相比之下,乌军仅有7个主力旅,总兵力约2万余人,装备劣势明显,乌军在该地区仅部署约200辆各型坦克和400门火炮。

前线观察显示,乌军正在加紧构筑第二道防线,在关键地区布设反坦克壕沟和地雷阵,同时在制高点设置观察哨和火力点。

乌军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弹药补给问题,乌军日均炮弹消耗量约为3000发,而西方盟国的援助供应量仅能满足60%的需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