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漫步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一座古色古香的仿中式建筑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黄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养中心。

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草药气息扑面而来。站在大厅环视一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中式木质装饰提供了一种温馨的视觉体验,使人感到放松与舒适。

走上2楼理疗室,藏医传承人王云云、拉什吉正一起制作用于煳儿美疗法的药包。她们将肉豆蔻和小茴香等配药研磨成粉末后,用纱布扎成适宜小包,再将陈酥油加热融化后放入药包煎煮。


藏医传承人正制作药包。摄影:王晶

“煳儿美作为藏医外治疗法的一种,自被典籍记载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在藏医药学中具有一定地位。可以治疗轻度心脏疾患和神经精神性疾病,包括心神不宁、精神失常、焦虑症、失眠、心悸等病症。”王云云说着,手下不忘忙碌,“治疗时,根据藏医经络走向和脏腑的穴位,用加热秘制藏药包按揉穴位。这种方法能够使有效成分渗透肌体,达到气血流通、疏经通络的效果,从而实现内病外治。”

“开业一个多月来,已经接待了来自江苏、北京、西安等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对中藏医疗法很感兴趣,对周围的环境也赞不绝口。”黄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养中心副主任焦万博说。

正如他所言,推开窗,北川河湿地公园的景象一览无余。河面上,鸟儿在水面自由嬉戏、捕鱼觅食,岸边,市民悠闲漫步,西宁的生态之美尽显无遗,康养之旅名副其实。

2024年12月6日,黄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养中心正式揭牌,为首席专家、中心推介官和特聘专家颁发聘任书,首席专家吴天一院士做主题演讲。

高原康养对海拔有着严苛要求,1500米至2500米的区间被视为理想之选,而3000米则是氧离曲线的关键拐点,适宜开展间歇性低氧训练。吴天一院士在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这一理念,让西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康养领域的“后进者”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潜力股”。

据了解,高原健康养护学是充分利用高原的适度海拔、特定气候和在良好生态环境下,通过低氧应激和特定训练来激活和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和防治某些疾病的效应。而康养中心坐落于北川河沿岸,海拔恰为2200米,完美契合高原康养的条件。

针灸推拿舒筋通络、火龙罐驱寒除湿、优杰活血行气、煳儿美调理脏腑……“我们将非遗传承与现代养生相融,由来自城北区中医院的13名医护人员为市民游客提供中藏医适宜技术体验。还能依据中医的望闻问切为患者进行体质辨识,特制养生药膳、中药茶饮,教授养生操,让大家舒心安住。”康养中心医疗部负责人崔冀浩介绍。


群众体验藏医疗法。康养中心供图

除了种类丰富的藏医疗法,康养中心还有十分受欢迎的中医热熥疗法。

走进热熥治疗室,一股热气袭来。室内放着两个盛满像泥土一样的木制大浴缸,上面插着温度计。“这里面是由十几种中藏药材配比而成的药粉,我们在药粉中添加发酵粉,使其发酵自然产生热能,温度能达到60摄氏度左右。热熥时,患者会穿上一次性封闭式衣服进入药粉箱,身体360度覆盖药粉,进行局部按摩。”崔冀浩说,热熥主要是通过药粉温热功能及秘制独特中藏药的透皮吸收,来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活血行气、增强免疫力等,尤其对寒湿体质、风湿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热熥治疗室、中藏医体验区……除40余种中藏医理疗外,康养中心还设有康养大讲堂、康养产品展销区等功能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城北区围绕打造“黄金海拔康养之都”目标,充分利用辖区康养资源富集优势,盘活现有闲置资产,着力推动“康养+旅游”产业融合互促发展,加快形成“生态旅游+养老房产+康养文化+适老设施+智能服务”产业模式,汇聚合力发展旅游康养新业态。

“我们将开通医保,成为医保定点单位,为更多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康养服务。”焦万博说。北川河畔,药香悠悠。西宁正在以蓬勃之姿在高原康养之路上阔步前行,尽显黄金海拔康养之都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力。

来源:青海日报 作 者:王晶

编辑:赵婕 责编:谢青玉 监制:马振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