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为深刻文化记忆的节日,正随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图景。当大多数人踏上归乡之路时,有这样一群人选择坚守岗位,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春节的意义。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这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的春节故事。

“我叫程余乐,是一名顺丰小哥。”
“我是沈壮奇,来自山东,今年24岁,现在是一名滴滴车司机。”
“我叫李子明,来自安徽阜阳,是一名美团外卖员。”
……

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均因入住了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联寓公寓,而产生联结,成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好邻居”,更成为今年共同欢庆佳节的“一家人”。


“这是我第二年没回去过年,想着能多干一天是一天。”
“从2019年开始,春节就很少过年回家了,算下来已经有五六年了。”
“一般我们是能回家就回家,但今年也是公司说缺人,我就想过年这几天再坚持坚持。”
……

春节期间,电商平台“不打烊”的承诺、外卖平台春节配送的服务、载着市民奔向美好团聚的旅程,都离不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坚守。记者了解到,在联寓公寓,像他们一样,过年期间依旧坚守岗位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占60%。


提及春节不回家,是否会有遗憾时,三位的言语中满满的真诚——“这里就像是我的家”。

“之前住在别的地方的时候,虽然也是合租,但真的就只是‘合租’的关系,大家彼此之间并不熟络。但自从来到这边,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像是我的室友,有上白班有上晚班的,大家回到这个‘小家’之后,都会自觉放轻脚步,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就感觉大家都在为彼此着想。”

“在这里都是同龄人,街道也会一直组织活动,让我们参加。大家相处久了,就有种‘兄弟姐妹’的感觉了。”

而更让他们期待已久的,还是联寓公寓在除夕夜为他们准备的那顿年夜饭。


农历腊月二十九,在联寓公寓一楼大厅,一场别开生面的年夜饭正在热闹举行。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欢聚一堂,共包饺子、共话家常,喜迎新春佳节。


活动现场,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音乐萦绕耳边。几张长桌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饺子皮、饺子馅和各种调料。来自不同平台、不同岗位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围坐在一起,一边熟练地包着饺子,一边分享着各自的工作经历和新年愿望。


而让他们感到如同回家般喜悦、温暖的还不止于此。自进入腊月以来,共和新路街道开展了一系列“家门口新年味”迎新活动,让新兴群体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街区的关怀与家的温暖。

善业街区一场满含温情与欢乐的“静安工会陪你过大年”迎新送福活动,将温暖与关怀送到了新就业形态职工身边;善学街区携手“小哥生活铺”成员商户“红烧牛肉面”,开展“新岁呈祥,阖家团圆”小哥生活铺迎新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拉面,分享一年的故事与收获,畅谈新年憧憬,体会家的温暖;善居街区举办“温暖同行、共筑美好”元旦迎新活动,新兴群体代表踊跃登台献艺,释放着才华与激情;善养街区开展“‘洛’融邻里,家有年味”主题活动,一起学做和品尝八宝饭,共话新年美好愿景……


共和新路街道的“家门口新年味”系列活动已然成为连接街区与新兴群体的温暖纽带,不仅让每一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与关怀,更在彼此心间种下了温暖的种子。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坚守,不仅保障了城市运转,更丰富了春节文化的内涵,他们也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春节记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致敬。春节的故事,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

视频:傅雷

编辑:陈攻

信息来源:共和新路街道采编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