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作为一项备受青睐的运动,好处不胜枚举。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发布的运动与健康关系研究报告调查,长期坚持跑步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比不运动人群低 30% - 40% ,平均寿命也有望延长 3 - 5 年。

有的人跑步多年,身体素质越来越好,精力充沛,仿佛年龄在他们身上只是个数字;而有的人同样坚持跑步,却总是被各种小毛病困扰,状态起伏不定。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其实,问题可能就出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上。

哪怕你跑步水平再牛,这两件 “荒唐事” 别碰,小心身体出大问题!


盲目堆跑量

一些跑者认为,只要跑的距离足够长,锻炼效果就一定好,于是不断增加每周的跑量。他们可能原本每周只跑10公里,看到别人每周跑30公里,就迫不及待地跟风增加跑量。

过度堆跑量会使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身体在跑步过程中会产生微小的损伤,需要时间来修复和恢复。当跑量过大时,身体来不及充分修复,就会引发过度训练综合征。

据运动医学相关研究统计,约有30% - 50%的长期大量跑步者会出现过度训练的症状,表现为持续的疲劳、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运动成绩停滞甚至下降等。


而且,随着跑量的不断增加,身体受伤的风险也会呈指数级上升。以膝关节为例,每跑1公里,膝关节大约要承受相当于自身体重3 - 5倍的压力。

如果每周跑量过大,膝关节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很容易引发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等严重疾病。

除了身体上的直接损伤,过度堆跑量还可能影响跑者的心理健康。当跑者为了完成大量的跑步任务而感到压力巨大时,跑步原本带来的愉悦感和放松感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焦虑和厌烦情绪。

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跑者的坚持度,还可能对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45岁的王大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直热爱跑步,最初每周跑2 - 3次,每次7 - 8公里,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很不错。

后来,他加入了一个跑步俱乐部,看到俱乐部里的成员每周跑量都很高,为了不落后于人,他也开始不断增加自己的跑量。

最多的时候,他每周跑6次,每次15公里以上。渐渐地,王大哥发现自己越来越疲惫,晚上睡觉总是睡不踏实,白天工作也没什么精神,食欲也大不如前。

更糟糕的是,他的膝盖开始出现疼痛,一开始还能勉强坚持跑步,后来疼痛越来越严重,连正常走路都受到了影响。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休息。

王大哥这才后悔不已,意识到自己不应该盲目堆跑量。


喜欢拼速度

比拼速度是很多跑者容易踏入的陷阱。在社交平台上,常常能看到跑者们分享自己的跑步速度,这使得一些人在无形之中产生了攀比心理,认为速度越快就越厉害。于是,他们不顾自身的身体条件和训练基础,一味地追求更快的配速。

从生理角度来看,过快的速度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压力。当跑者全力冲刺时,心率会迅速飙升。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静息心率在60 - 100次/分钟,而在高强度快跑时,心率可能会超过180次/分钟,甚至更高。

长时间维持这样的高心率,心脏需要承受极大的负荷,这大大增加了心脏疾病发作的风险。而且,快速奔跑时,脚步落地的冲击力也会显著增大。


运动生物力学相关研究表明,跑步速度每增加1米/秒,地面反作用力会增加约20%。

这种强大的冲击力会集中作用在膝盖、脚踝等关节部位,容易导致关节软骨磨损、韧带拉伤等运动损伤。

许多跑者在盲目提速后,都出现了膝盖疼痛、足底筋膜炎等问题,这就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28岁的小张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平时他每周会跑3 - 4次,每次5公里左右,配速在6分半左右。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跑步群里看到大家都在比拼速度,不少人5公里能跑进20分钟。这让小张心里痒痒的,他也想挑战一下。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次跑步中,他一开始就全力冲刺,将配速提高到了4分半左右。可还没跑到2公里,他就感觉心跳快得要蹦出来,呼吸也变得急促困难,不得不停下来。

休息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劲儿来。


避免过度运动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够带来健康和活力,但过度运动则可能导致身体的负担增加,甚至积累长期的疲劳感

尤其是中年阶段的跑者,需要认识到,身体的恢复能力和肌肉的修复速度与年轻时候相比已经有所减缓。因此,科学地管理跑步的频率与强度显得尤为重要。

高强度的训练和过分追求跑量,往往被认为是提高运动水平的捷径,但对于年过半百的跑者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实际。

忽视身体的承受能力只会增加受伤的风险,而这种伤害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量力而行是每个跑者的重要原则。调整自己的目标,以适合自己的节奏进行锻炼,不仅能有效避免身体的疲劳,还能带来持久的健康收益。

休息和恢复也应是跑步计划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适当减量的同时,通过交叉训练和力量训练来提升整体的运动能力,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跑步带来的挑战。

避免过度运动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保护,更是对运动长远而持续的追求。以合理的计划取代过量的训练,以健康为基础,才能真正享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与益处。


成功的跑步习惯

成功的跑者通常将跑步视为一种乐趣和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再将跑步视为一场比赛,而是以享受过程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方法享受跑步带来的宁静和健康。

他们会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的跑步计划,结合年龄因素,设定适合自身的目标。在跑步的过程中,他们善于聆听自己身体的信号,知道何时该挑战自我,何时需要放慢节奏。

成功的跑者重视力量训练和均衡饮食。他们理解到,强健的肌肉可以为跑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护;合理的饮食则为身体提供充沛的能量和必要的营养,帮助维持健康状态。


他们在每次跑步后,确保给予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他们知道高质量的睡眠与适当的休息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功的跑者常常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跑步对他们而言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与自我对话的时间,让他们在繁忙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他们将跑步视作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对运动的热爱,与朋友分享跑步的乐趣,或者在晨曦暮霭中独享片刻宁静,感恩于每一步的前进。

希望你也能健康跑,跑出健康!

你觉得跑步中哪项行为特别伤身体?欢迎留言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