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生活教室,作者后浪生活教室

初六送穷除秽日,今日主题:

和该再见的说再见!

关于儿时的春节,不知道大家的是否有过这样的记忆:

事关“辞旧迎新”的传统年俗以及来年会不会发财的严峻课题,这一天的大扫除总是举家出动,严阵以待——

大人负责拆洗被褥,打扫家里的卫生死角,你负责把自己卧室里攒了一年没用的“玩意儿”被妈妈半恐吓着勒令丢掉,书桌的抽屉、床头柜的夹层,那些一年都顾不上瞅一眼的角落被彻彻底底规整了一遍。气喘吁吁丢掉几大袋子东西,那一刻看看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家,窗明几净,井然有序,感觉明天充满希望。


长大后我们发现,这种能够拥有绝对主动权的“丢弃”和“清理”,的确是成年人提升幸福感的密码

无论是对物品还是生活。

现在,大家习惯将这种行为叫做「断舍离」——这是一种完全自主的自我行为,我们抽出一天和旧事(物)彻底告别,然后通过整理收纳,重建内心与生活的秩序。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场域”理论,即你的状态、心境、思绪,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藏在你的生活空间里。

所以,新的一年啦,没有比此刻更合适的时机啦:整理一些事情,丢掉一些东西,希望我们都能感到轻盈和幸福。

特意为大家挑选了一批关于帮助我们整理与收纳生活空间的书单,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来年 —— 轻装上阵!

新年,从整理内心开始

2025 Chinese New Year

01

《收纳的艺术》

[日] 铃木尚子

作为生活整理收纳师,铃木尚子认为家是生活的地方,要有生活感,但是也要整洁有序。十五分钟就能恢复整洁的收纳方式,正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在这本书中,她结合实例,以生动的方式剖析了不同的人格特质,并根据这些特质推荐了富有针对性的实用收纳技巧。此外,她也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并提供了自己家的实际收纳方式,供读者作为参考。这本书旨在传递舒适收纳结构的构造方法,帮助每个人整理自己的内心,打造符合个人风格的完美收纳体系,进而创造出理想的生活空间,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收纳的艺术》内页插图

摘录这本书几句很精彩的话,对于我们重构生活秩序也有诸多指导意义:

  • 与“如何收纳物品“这个问题相比,更重要的是整理思绪,思考自己想要过怎么样的人生。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找到整理的目的!”

  • 不要与别人比较,维持自己接受程度内的整洁比什么都重要。没必要所有的地方都像杂志里面那样完美。

  • 舒适的生活是由各种“喜欢”的东西集合形成的。

新的一年不妨小立一个FLAG,不让不喜欢的东西进入自己的生活,这个FLAG的前提是:明确而坚定地想清楚,自己想要过一个怎样的生活。

(*推荐理由:从整理内心开始,杜绝样板间模式——打造属于你个人风格的收纳体系。)

一万句理论都不如给出具体案例

2025 Chinese New Year

02

《收纳完全指南》

收纳Play编辑部

为了精致生活,你大概也没少关注一些分享收纳的博主,“收纳好物”跟着买了一大堆,最后发现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方便,好嘞,又是学废的一天。

事实上,关于收纳整理这件事最烦人的是——总有一些物品是收纳路上的“难缠鬼”,即使这次放好了,没过几天又会跑出来“游荡”在家中各处,总也收不好,还总也找不到。

为此,《收纳完全指南》特别汇总了50类在收纳方面常常令人感到困扰的居家物品,将它们依据不同用途妥善安设在六大生活空间之中,只需按照目录查找,即可马上掌握各类物品的便捷收纳小妙招。


《收纳完全指南》内页图

同时,一举打破反复购买收纳用品的死循环,告诉“开头难”的“纠结症患者”,只要开始整理,手头就有的便宜素材稍加改良也能变成别具风格的“收纳神器”,让柜子深处、畸零空间、墙面空间、隙缝空间等通通利用起来。

本书还收录了可圈可点的收纳达人家居布置方案,通过大量实拍图,公开他们将杂物、衣饰整理得井井有条的特殊方法。无需学习繁琐步骤,你也能富有创意地整理好家里数量众多的物品。

*推荐理由:

目录式设计便于查找;

平价常见的收纳器具(我可终于不用买一堆不实用的“神器”了)

只有租房党最懂搬家的痛

2025 Chinese New Year

03

《无印良品,让租来的房子成为家》

[日] 米歇尔

听到无印良品四个字,映入你脑海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极简主义。

那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搬家专家”的14年租住心得分享。

由于丈夫工作调动频繁,本书的作者米歇尔时常搬家,仅10年间,就在日本和美国各地搬了5次家。住过各种房子、体味过各种生活理念后,米歇尔成功养育了3个孩子,也研究出了一套极简生活方式。

不知道租房党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每次搬家,都得离开习惯的土地和友人,在这种本就不舍的心情下,要舍弃那么多用惯的物品真的是太难了!

但是,已经成为“搬家专家”的米歇尔认为,生活不应被过去束缚,新的生活也一定伴随着新发现、新体验。而且,只要有好伙伴“无印良品”在身边,无论住在哪里,都能给家人带来熟悉感和放松感。


《无印良品,让租来的房子成为家》内页图

在这本书里,米歇尔介绍了自己新家各个区域的打理要点,展示了如何根据房屋特点和家人性格,利用高性价比的“无印良品”收纳用具布置租屋,也总结了让人生简单化的日常小习惯。拥有真正需要的东西,自由生活,与家人一起感受平静的快乐,这就是她让租屋成为家的秘诀。

(*推荐理由:精简!精简!还是精简!这句话只要租房子搬家的人都懂,它是真想教会你:用少少的东西,过好好的生活。)

你以为她“低物欲”,实际她才是“恋物者”

2025 Chinese New Year

04

《轻身生活》

[日] 本多沙织

这一本,与其说是从生活空间规划,倒不如说是从你的“钱袋子”入手,帮你从“什么都想买”进化到“买的都喜欢”,在聪明购物中享受生活。

身为一名整理收纳顾问,住在一间小房子里的本多沙织坚持贯彻着“一身轻”的生活原则。物品越少越好,家里越干净越好。这样的她,总是会让身边的人误以为是一个生活朴素,对物品没有什么欲求的人。但其实她非常喜欢的就是各种有质感的物品,是一个十足的恋物者!正是对物品的深切热爱促使着她精心挑选每一位“生活良伴”。

“有太多人为物品所困扰了,真正喜爱的东西怎么能成为生活的重负呢?”这样想着,本多沙织在这本书中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精选物品的方法与理由,也展示了身为制造者的艺术家们与各类物品相处的日常。

比起自律地舍弃,不如自律地挑选物品,一件一件地把心爱好物搬回家,让这些人生“好搭档”长长久久地陪伴在自己身边,这才是每个恋物者向往的美满生活吧。


《轻身生活》内页图

以下几句话摘自原文,读懂本多沙织的生活哲学对于我们认识自我欲望也会有很多帮助:

我家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必需品,以便始终保持就是的整洁宽敞。我知道每件物品的位置,想做什么时可以立即着手,物品和资料排列整齐,大脑时刻保持清晰---这就是我认为的轻身状态。

现在,我的生活也是建立在不断反省上的。我的人生是一个个连续的“现在”,而人生总有终结。既然如此,我会珍惜每一个“现在”,快乐地度过。为此,我不希望拥有的东西、周围的空间、与人的交往、看不见的时间和信息…这一切成为我生活中的重担,我的理想就是轻身生活。

(*推荐理由:

与其下定决心丢掉没用的东西,不如一开始就不去买。买就买最喜欢的,绝不将就。

这不是“恋物”,这是“爱己”。)

在床都没有的房间里,我感到无比自由

2025 Chinese New Year

05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

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

把床都扔掉的这一位确有其人,来自本书主人公之一 —— “打工人”肘(人名)的一段采访。

他说:“一无所有的生活别有味道。”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似乎只有跟着别人“买买买”、被潮流“领着走”时,才不会担心被“主流文化”抛弃而胆怯与自卑。

此刻,有这样一群人有力地反驳道:“用物品来夸耀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弱者。”

这群人是谁?

漫改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作者缓莉舞;

因离婚被迫断舍离的博主小荻;

想要过便捷生活的新婚夫妇富美一家;

还有连床都扔掉的在职证券人肘.......

缩减可有可无的东西,只保留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当人们还在质疑这种生活方式时,他们已经从“空无一物”的生活中收获了快意从容的人生体验。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内页图

本书中,极简生活研究会随机采访了10位“空无一物”生活的居住者,他们拥有着不同的人生,却因为地震、失恋、工作不顺、婚前焦虑、养育孩子,渐渐开始审视自己拥有物品的价值,舍弃无用之物。回头再看时,家中已是空荡无物,却久违地令人心满意足。

在深度对话后,本书探寻出了他们贯彻简约生活理念的原因、过程和方式,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家”这个完全私人的生活空间内正确地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如果此刻的你刚好需要给家里来一个大扫除,不妨去看看这本书所传达的理念——当你极度缩减周身物品、理清信息纷杂的大脑后,你就会看到自己无法放弃的物品,那一定是全心钟爱、值得为之付出的。

正是它们,定义了一个人的内在。

*推荐理由:

不是减物,而是空无一物,

如果这样,是不是就会给忙碌的生活留出更多时间喘口气呢?

(对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期待)

收拾是为了更好的「懒」

2025 Chinese New Year

05

《生活的基本:10条感知生活的收纳要义 》

[日] 本多沙织

这本书的作者依然是日本一级整理收纳师本多沙织,比起《轻身生活》中对物品、物欲本身的价值探讨,本书更倾向于对构建生活方式的建议:

正如有些人习惯早餐吃面包,有些人习惯把家务打扫的任务留到周末一口气解决,有些人每天比家人早两个小时就得从被窝里爬起来工作……关于生活方式,大家都有自己的“流派”。每个人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种种生活样态都蕴含着各自独特的理念与美学概念。

该怎么总结一下我们现在每天的生活状态呢?

又忙又乱又累!一点就爆炸,一累就emo……

非要说这算什么流派,大概只能是“抽象派”……

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淡定又从容,过上有条不紊的生活?这本书通过收纳这件事给你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借助收纳技巧整理家庭物件、日常事务、个人思维的理想生活打造方法,你也能让日复一日的生活渐入佳境,比如——

  • 回顾日常运动轨迹,设计可以随心所欲居住的居室

  • 打造一个“让人想好好做饭”的便利厨房

  • 用“可视化”方法把握时间和思维,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 妥善储备有用信息,想做的事情立刻就能做

  • 野餐、收藏、通信……点滴乐趣也能让内心豁然开朗

  • 精心挑选喜欢、耐用又顺手的生活小物件

  • 踏上旅途,探出品质好店和有趣的朋友


本多沙织 手帐里的日常规划

换句话说,《生活的基本》似乎为我们自认为的懒散寻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有时候凌乱不是因为懒散,而是因为采用的收纳方法收拾起来很麻烦。”与其如此,不如主动出击,由“善后”变为“准备”,每次收拾东西的时候告诉自己 ——

我可没有为自己邋遢的行为付出代价哦,我是为了下一次的便利未雨绸缪。

(*推荐理由:

收纳整理不是评“劳模”,

“少动一下是一下”“少走一步是一步”的生活状态,才是不违背人性的收纳原则。)

生活嘛

不就是一件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2025 Chinese New Year

05

《365日:永恒如新的日常》

[日] 渡边有子

元旦清晨,料理家渡边有子坐在晨光中的餐桌旁,静静地祈愿“新的一年一切安好”。

这本小书即由此开始,以一天一张照片、一则散文的形式,记录了她在这并不特别的一年中每天的生活日常。

清早起床烤面包的香气、夏日里冰葡萄酒的清凉、感冒时一碗葛粉汤的抚慰、午后和朋友聊着无关紧要话题,任时间慢慢流走的悠闲光景…日复一日平常生活中微小的幸福,常常让渡边有子心生感动,她用简单温暖的文字向读者呈现生活的朴素画面,并由衷生发出对日常之美的咏叹。此外,作为料理家的渡边有子自然也不忘传授她的私家料理食谱,使读者有机会亲手烹制让幸福感倍增的家庭料理。

很多人说,这更像一本手帐。

但有使人平静下来的神奇力量。


恰逢新年伊始,似乎没有比《365日》这本书更应景的存在了。

今天,我们为大家提供了许多关于空间整理与收纳的生活提案,更是一种期待,期待在这个一切刚刚翻开新篇章的日子里,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暂时停下赶路的脚步,思考关于内心秩序、关于告别,关于自己同生活的关系。

这本小书,记录了渡边有子一年中如水般平缓流过的365个日子,用一个个质朴的细节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或许正如整理生活空间一般——纵然我们无法改变身处的大环境,生活的选择权却始终握于自己手中。

(*推荐理由:

在一切急速发展变化的当下,珍惜日常的生活态度,或许能为大家提供另一种抵达幸福的可能。)

•┈┈┈┈┈✦┈┈┈┈┈•

新的一年了,你需要收纳整理的东西是什么呢?

或者是无处落脚的房间;

或许是一团乱麻的心绪;

也可能,是让你无所适从的身份或关系。


是什么都不要紧,因为比起任何收纳的具体法则,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马上行动。

然后,认清自己心中想要的,把不需要的干干脆脆丢掉。

温馨提示:这条原则同时适用物质和精神层面,当你完全确定该丢弃什么的时候,就是找回生活秩序的开始。

最后,如渡边有子在《365日》开篇的那般祈愿吧,原我们每个人:“新的一年一切安好”

更多资讯请点击

@后浪生活教室

@后浪图书旗舰店

@后浪生活阅览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