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
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在我们回家团聚时
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动
总想趁你放松的时候冲一波业绩
各类诈骗与“年味”一同来袭
套路不断翻新
隐蔽性极强
这份防骗秘籍快快收好!
一、票务诈骗
每逢春节,都是交通票务金融诈骗活动的高发期,不法分子通过冒充车票代购人员或航空公司客服,以“代买车票,航班取消,提供退票理赔、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防骗秘籍
进行票务查询、购票、退改签服务时,一定要使用官方网站、正版手机APP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操作。切勿在安全性未知的网页界面、手机APP上输入自己的隐私信息、进行转账汇款。
二、网购诈骗
春节期间,不少人会在网上给家人买礼物,当网购下单等待收货时却接到“客服”电话称物品在运输中遗失,要给您退款理赔,因为对方能够准确说出名字、商品价格、订单号等信息,便选择了相信。
防骗秘籍
遇到自称客服理赔的来电,请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正常的理赔退款会原路返还,不要私下沟通扫码或者下载会议软件共享操作。遇到疑似诈骗信息,请注意留存证据,及时拨打反诈骗中心电话96110或报警电话110。
三、红包诈骗
春节来临,各平台的抢红包大战一触即发,一些红包陷阱也借机席卷而来。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微信群,用免费领取现金红包作诱饵,散播虚假链接,要求用户关注微信号或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等信息,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防骗秘籍
抢“红包”需谨慎,未知的网站不要点!正常红包会自动存入用户零钱,不会存在需要用户填写个人信息的要求,警惕来源不明的红包,注意识别恶意链接!
四、扫码诈骗
假期期间,各大商家大力促销,消费者经常能看到“扫码关注送好礼”等宣传广告,街边扫码送礼的活动更是随处可见,但有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赠送”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新型诈骗,骗子利用所取得信息开通账号进行贷款等,让消费者不知不觉间背负巨额债务。
防骗秘籍
免费礼品容易拿,扫码风险要警惕!因为通过扫描二维码有可能被窃取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使得重要信息被泄露。
五、游戏诈骗
春节期间,学校放假,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可以在家玩游戏,而未成年人遭遇最多的诈骗类型,便是“游戏交易类诈骗”。不法分子一般会冒充游戏玩家,在游戏公屏、二手网站、短视频等平台,以“低价出售装备”“高价回收账号”“免费送皮肤”等借口主动与受害者联系,诱导受害人通过虚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防骗秘籍
一定要到正规的游戏平台进行交易,绝不缴纳交易金额之外的费用。对售卖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家长可以就游戏内服务购买的相关事宜,对未成年人进行积极正确的教育引导,加强未成年人防范意识。
六、新年运势诈骗
“大吉大利!新年吉祥!来测一下蛇年的运势吧?”每到岁末年终很多人喜欢测试自己的运势,但却成为骗子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不仅个人信息,连同家人的详细信息也会被骗子了如指掌。
防骗秘籍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尤其是家人的信息,叮嘱孩子不可泄露父母信息或家里财务信息等有关情况,以免不法分子通过获得的信息进一步实施精准诈骗。
新春佳节
防骗同样重要
守好财产安全
共享平安佳节
【新城公安】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快转发给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