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春

立春之日,万物始新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天文意义上春天的开端,“立” 为开始,“春” 代表温暖与生长,通常在每年公历 2 月 3 - 5 日,当太阳到达黄经 315° 时到来 。

立春时,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回升,可冷暖空气频繁交锋,使得气温波动大,乍暖还寒。同时,暖湿气流增强,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多,南方春雨绵绵,北方多小雨或雨夹雪。且气压梯度增大,北方常有大风,偶有沙尘 。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东风吹拂,大地解冻;蛰虫慢慢苏醒;鱼儿破冰游动。寥寥数语,尽显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的生机 。


01

立春气候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季节转换的重要标志,气候特点鲜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回升,可冷暖空气频繁交锋,一日温差超 10℃,乍暖还寒。同时,暖湿气流增强,我国多地降水增多,南方春雨淅沥,北方多为小雨或雨夹雪。此外,冷暖空气激战使气压梯度增大,北方大风天气多发,偶有沙尘。




02

立春古诗词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

唐·元稹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03

立春习俗


咬春:立春时,我国民间有吃春饼、春卷、萝卜等食物的习俗,统称 “咬春” 。人们会吃春饼,将薄饼卷上豆芽、韭菜等时蔬做成,口感丰富;也会品尝炸得金黄酥脆的春卷。此外,啃食萝卜也必不可少,借“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祈愿新岁诸事顺遂、身体康健。

迎春:各地保留古人迎春的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迎春活动,有迎春庙会、舞龙舞狮表演等。庙会上,人们品尝美食、参与游戏,感受节日氛围。舞龙舞狮以矫健灵动之姿,传递新春祝福 。

打春牛:古时由官员主持,用彩鞭鞭打土牛,提醒人们准备春耕。打春牛后,人们争抢打碎的土块,认为能带来丰收好运。现在部分地区仍以表演形式传承这一习俗。

佩春胜:春胜用彩纸、绸布制成,多为燕子、蝴蝶、花朵造型。立春时,女子佩戴春胜出门,寓意迎接春天、青春永驻。有些地方还会把春胜挂在门窗、树枝上装点家居。




04

立春农事活动


南方地区,气温回升,农民们着手翻耕土地,为播种创造疏松土壤条件。各类蔬菜如小白菜、生菜等相继播种,早稻育秧工作也同步推进。茶园里,及时清理杂草与枯枝落叶,施以有机肥,助力茶树新梢发育。果农们则对柑橘、荔枝等果树进行修剪,去除病枝、过密枝,优化树冠结构,保障果实产量与品质。

北方地区,虽寒意仍在,但土壤开始解冻,农民抓住时机顶凌耙地,减少水分蒸发,为春播保墒。同时,依据种植计划,购置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并全面检修拖拉机、播种机等农具,确保其性能良好,为后续春耕备耕做好充分准备 。




来源:网络综合、小红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