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1日,GE医疗宣布投资1.38亿 美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 ,以扩建其位于爱尔兰科克郡 Carrigtohill 的造影剂制造工厂。
此次扩建将涉及在现有场地上建造一个3000平方米的新先进设施,这些产品用于 X 射线、CT 扫描和介入手术等医学成像程序,以增强器官、血管和组织的可视化。
施工计划于2025年2月启动,预计将创造超过250个建筑相关岗位,这也凸显了爱尔兰作为制药创新和制造中心的重要地位。
这项投资加强了GE医疗在爱尔兰的长期业务及其与 IDA Ireland 的合作伙伴关系。
工厂将专注于碘基造影剂,这对于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旨在满足全球对碘基造影剂日益增长的需求。
造影剂是一种可注射的诊断成像剂,在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强器官、血管和组织的可视化效果,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全球慢性病患病率的增加,预计未来十年内,全球对用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介入手术中的碘基造影剂的需求将翻倍。
随着全球造影剂需求的激增,此项投资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生产能力的提升。新设施将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提高制造效率和灵活性。
# GE医疗其他造影剂生产基地
GE医疗集团在全球运营多个造影剂生产基地,确保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
这些工厂在2024年总共为1亿多名患者提供了造影剂,对于GE医疗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同时保持供应链弹性的战略至关重要。
1. 爱尔兰科克郡 Carrigtohill :目前正在进行1.38亿美元的扩建,在爱尔兰的扩张属于GE医疗的药物诊断部门的职权范围,该部门除了生产分子成像剂和造影剂外,还生产放射性药物。
2. 中国上海:1994年,GE医疗在上海浦东落地造影剂生产基地,也成为了最早一批入驻浦东张江的跨国企业,开启了诊断药物的全面国产、服务全球之路,为GE医疗全球造影剂供应做出重大贡献的关键填充和完成生产工厂。
3. 挪威 Lindesnes :专注于高纯度碘化物的生产,这些原料是碘基造影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活性药物成分(API)生产工厂,专门生产碘己醇和碘沙醇等碘化原料药。该基地最近进行了8000万美元的扩建,以将产能提高30%。
4. 美国马萨诸塞州马尔伯勒:专注于生产用于磁共振成像(MRI)的钆基造影剂,主要供应北美市场。该工厂以其高效的生产能力和创新技术,为MRI诊断提供了可靠的造影剂支持,助力精准医疗的发展。
5. 法国布卡雷:是GE医疗在欧洲的重要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负责生产造影剂及相关产品。该工厂不仅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推动GE医疗造影剂产品的升级和优化。
# 全球造影剂市场概况
全球造影剂市场正处于技术革新与人口健康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4年全球造影剂市场规模达28.9亿美元,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增至9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5%),增长主要由CT/MRI等影像技术进步推动。
▲图片源自Medi-Tech Insights
在我国,影像检查量每年以3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让越来越多的病患能够实现“早筛早诊早治疗”。诊断药物背后的影像增强、精准医疗更是具有极大潜力的新兴和未来产业。
市场细分
2024年碘化造影剂细分市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与其他造影剂相比,碘化造影剂具有出色的放射能力和较低的毒性。
预计在预测期内微泡细分市场将出现快速增长,这是因为微泡尺寸较小,能反射超声波,回声度高,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024年X射线/CT细分市场占比最大,X射线/CT具有广泛的接受度和成本效益,可用于多种长期慢性疾病的诊断程序,而且价格相对较低。
预计在预测期内核磁共振成像细分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在核磁共振成像过程中,造影剂可缩短组织内细胞的弛豫时间,从而改变对比度,生成图像。
▲全球造影剂市场规模及市场细分分析,数据来源:贝哲斯咨询
区域竞争格局
造影剂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 GE医疗、Bracco Imaging SpA、Bayer AG、Guerbet、Daiichi Sankyo Company 和 Lantheus Medical Imaging, Inc. 等。
北美主导市场:占全球34.6%份额,受益于40.5%人口心血管病风险及GE医疗、拜尔Bayer等企业研发投入。
亚太增速领先:CAGR 7.98%,中国/印度老龄化率超18%催生影像中心扩建需求。
欧洲创新高地:Bracco与Guerbet合作开发高弛豫率造影剂Gadopiclenol,突破传统显影限制。
行业挑战与应对
未来五年,造影剂市场将呈现“精准化+绿色化”双轨发展,2032年碘造影剂需求或翻倍。企业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特别是在新兴市场构建本土化供应链以应对地缘风险。
安全性瓶颈:3-5%患者出现造影剂肾病(CIN),促发剂量优化算法开发。
成本压力:2022年碘造影剂短缺事件推动厂商投资扩产,如近日GE医疗斥资1.38亿美元升级产线。
环保转型:传统造影剂碳足迹较医疗废物均值高30%,生物降解替代品研发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