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我们家没有准备团年饭,因为老妈一直在外面帮我哥带孩子,年前几天才回来,家里什么都没有准备。
老妈那边的亲戚,因为表哥搬进了新房子,年三十的团年饭就在新房里面办的,也算是暖房,然后初一和初三分别在大姨家和小姨家。
老爸那边的亲戚,小叔叔是跟奶奶在一起,初一的晚饭在奶奶家,初二也在奶奶家,初四在二姑家。
反正是到处打秋风,以前外婆跟我们一起住的,所以年三十这天就老妈这边的亲戚过来吃团年饭,年初一或者初二的时候再接老爸那边的亲戚过来吃顿饭。
所以小时候其实我是不太喜欢过年的,因为要帮着准备年夜饭,洗菜择菜摆桌子椅子放碗筷,吃完饭还要帮着收拾桌子洗碗善后等等,要知道每顿饭基本都是两桌起步,家务活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昨天我还跟我妈说今年这种模式挺好,啥也不用干,只管吃饭喝酒,除了吃就是玩,轻松。但是我妈说不行,明年还是要在自己家办两顿团年饭,不然一点年味都没有了。
2
年味,其实到现在为止,应该大多数80后和90后还都只是年味的享用者,而不是年味的制造者吧,过年回家基本上也是什么都不干,都是长辈在操持,最多帮忙打打下手。
有时候我都在想,现在这些年轻人这么不会做饭,起码我是不太会弄那些大菜的,以后过年过节家族聚会的时候,难道点外卖?用预制菜?
可能等真到了40多岁的年纪,长辈也弄不动了,小孩子堂前屋后到处跑的时候,不会弄也得帮着弄了。
过年拜山也是一样,大年初一进山祭祖,舅舅还带着我们拜他的外婆,也就是我们这一代的姥外婆,再到我们下一代,下下代,估计不会有人记得这座坟茔埋葬的是何人了。
3
所以说传承这件事,其实就是责任的代际传递,老一辈传给我们,我们再传给下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所以,不要老是说现在过年没意思了,没年味了,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为过年做好准备,有没有去制造过年的气氛,有没有帮老一辈分担家务压力,有没有给下一代买烟花鞭炮那些年味很浓的工具和活动。
还有村里的那些关系,农村嘛,基本上都沾亲带故的,老一辈的那些叔伯婶婶啥的,都要多去走动,不然再到下一代,就真的不认识了。
看自己怎么想吧,城镇化越来越完善,农村人都往城里走了,现在很多农村都只剩下空巢老人了,再过十来年,到我们这一辈,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这种一年一度的大团圆过年了。
不过,就像我说的,过个两代三代,都不记得了,聚不聚,好像也没有那么重大的意义。
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我们都是在被时代裹挟着向前奔跑了,回不了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