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每年的大年三十,是家家户户坟前祭祖的日子,谓之“燎星”。这是一种用火烧除祖坟上枯草的习俗,在大年三十的傍晚,星星刚刚初上时节,孝子贤孙们来到坟前祭拜祖先,磕头、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并将祖坟上的枯草点燃。至于“燎星”的含义,一来这是春节来临了,晚辈要给先祖们“扫扫房”,避免祖坟堙没于草丛之中;二来这样做寓意星火可以烧旺后代,绵延万世。



在冀中地区,“燎星”的习俗传之已久,不知何年何月流传下来的。每年到这个时候,我都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一世,被后辈记得的人,最多不过三代。我记得我母亲的名讳,爷爷的名讳,至于曾祖父的名讳,还是听我父亲说过的,我并没有见过他老人家,觉得是很遥远的名字了。再往上排,就统统不记得了,那陌生的坟头,只知道那是先祖埋葬之地,连个名字后辈也不知道,除非去查家谱,否则一无所知。

对于普通人而言,去世五十年后,就会被后辈们忘记的一干二净,即便你的基因仍在遗传,但本人就像没有来过一样。说起来这也是人的悲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生前争这争那的,有什么用呢?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和悠久的历史长河而言,人生几无任何意义。因为太渺小了,渺小得不值一提。如果一个人想让后世记住你,那你在生前就一定要尽其所能立德、立功、立言,做有利于国家、民族、人民的事,做推动社会进步的事,做行业的状元翘楚,那你就可能被人记住。比如看到万里长城,就会想起千古一帝秦始皇;比如读到《红楼梦》,就会想起大文豪曹雪芹;比如跪到坟前祭祖,就会不由自主想起二十四孝的故事。



做“三不朽”的人,是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的伟大志向,他们前仆后继,架构起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在千千万万不朽人物中,不能不提一下河南兰考第一任县长张钦礼,他生前与焦裕禄书记为兰考做了无数好事,去世后竟然有十万民众自动为他送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他的墓地,民众为他自发树起了近百块墓碑。一般而言,一个人去世后,只有一块墓碑,而张钦礼却享有近百块,而且是群众自发为他树立的,这样的人,可以说万古一人。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成王败寇,要我说,从张钦礼身后名的事迹来看,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张钦礼曾被错判13年重刑,但人民并没有把他当成罪犯而落井下石,而是不断为他奔走呼告,最终为他平了反,这样的清官,在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去兰考,一定要去张钦礼墓地碑林看看,看看人民群众对张钦礼的评价。公道自在人心,张钦礼碑林应该成为兰考的一个标志,应该成为中国所有共产党员的教育基地。每一个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都应以张钦礼为学习榜样。因为张钦礼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浩然正气,才能够真正万古长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