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铁再

在人类进程的历史长河中,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人”字,简单的一撇一捺,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人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重要符号。这看似简洁的笔画,却蕴含着中国人对自我、对生命、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诠释,从读音到书写,从解读到传承,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密码。

“人”字的两笔,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犹如中国人相互扶持、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核。这种结构也暗示着,中国人从呱呱坠地起,就与脚下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紧密相连。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吃中国饭,说中国话,学中国文,走中国路,扎中国根,铸中国魂”,成为了贯穿始终的主线。吃中国饭,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是在品味传统美食中感受历史的积淀;说中国话、学中国文,是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也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来源;走中国路,则是遵循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扎中国根、铸中国魂,是要让每个中国人铭记自己的文化根源,树立起坚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对中国娃娃的培养教育,我感觉“知人、智人、致人”是关键思路。“知人”,就是要让孩子们清楚了解中国人的核心构件。这不仅包括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更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追求。从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到近代的爱国奉献精神,这些都是构成中国人的核心要素。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孩子们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身份与使命。“智人”,则聚焦于培养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迅速,通过潜心教育,让他们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智慧。“致人”,是修炼中国人的意志境界。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会面临各种困难与挫折,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豁达乐观的心态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能让孩子们在面对困境时勇往直前,在取得成就时保持谦逊,成为有担当、有格局的人。

在新中国的版图上,每个地方都承载着独特的意义。北京,作为中国人的心脏,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跳动着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汇聚着全国的目光,引领着国家前进的方向;韶山,是中国人的魂魄所在,这里走出了伟大领袖,他的思想和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宝塔山,象征着红色基因,延安时期孕育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学校,是中国人的脑袋,承担着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摇篮;祖国的大好河山,则是中国人的健美肢体,广袤的土地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风貌,不仅是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源泉。

育人与种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树木想要茁壮成长,必须根系发达,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同理,作为中国人,要明确自己的文化根源,将根深深扎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只有文化根基深厚,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汲取充足的养分,抵御外界的风雨侵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根基的稳固都至关重要。

学校作为专职的育人机构,在智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然而,当前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破解智育难题,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学校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家庭与社会在育人过程中也肩负着重大责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家庭要注重德育培养,教导孩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社会则是一个大课堂,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和礼教素养,锤炼他们的意志力,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不断成长和进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人逐渐变得“四不像”。他们既没有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未能真正融入时代的洪流,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迷失了方向。追根溯源,其核心原因在于丢了根、忘了本。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一些人盲目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导致文化认同感缺失,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属。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人活着的意义是多元的。为生存而活,是最基本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为事业和情爱而活,赋予了生命更多的色彩和温度,事业让人实现自我价值,情爱则给予心灵慰藉;为境界而活,是人生的更高追求,它代表着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而这些活着的核心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教育的层次。良好的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一撇一捺写就“人”字,一生一世做好“中国人”。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我们要坚守文化根脉,不断优化教育理念与方法,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人,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生生不息,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简介】周铁再(男),河南省卢氏县人,二十三年从军路,戎马半生一世缘。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记录些生活感受,于是就这样做了,乐此不疲,与朋友共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