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金,清代医学家,作家。字天基,号惺庵愚人,江苏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人。著有《笑得好》、《雨花香》等著名书籍。



石先生是个奇人,在行医之余,还不辍笔耕,最有名的是他写的笑话集《笑得好》。据说此书一经发行,就反响热烈。盗版书不断出现,可见此书之受欢迎程度,书里的笑话故事,于嬉笑中针砭时弊,讽世劝世,就是今天读来,仍极有现实意义。石先生在此书卷首语:“人以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昧,可称度世金针。”可见其医者仁心。《雨花香》则为佛学著作。石先生医学著作也不少,可能是专业书需专业人士读吧,反而是他的这两册书最有名。尤其是笑话集,看来娱乐无论在何时都是人民群众喜欢的。石成金认为,快乐对于人是非常重要的,他对幸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连楹联集也称为快乐联瑾。

今天我们欣赏的是石先生楹联集中的几副对联,来感悟一下他所传递的为人处事的道理:



瓦枕泥榻得趣处,下界有仙;

木食草衣随缘时,西方无佛。

批语:难与俗人言

此联源自《小窗幽记》,对仗工整,立意新颖,与世俗观反其道而言,神仙不在天上,而在有着瓦枕泥榻的普通人间,而佛也不在遥远的西方,他存在于木食草衣的随缘处。批语更是任性:这些俗人是无法理解的,就不用说了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着脚;

念同山共静,知忧喜无由上眉。

批语:眉无忧喜,才是高人

“心与竹惧空”是引用了白居易的《偶题阁下厅》诗中句子。白居易诗中有:“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之句。古人说:“竹有君子之道者四”,其一就是“中虚而静”,以竹喻心,就是说世间事只要想得开,看得破,就不会有是是非非萦绕心头。下联同理,心静则无有事非纷扰,自然无喜无忧,淡泊恬然。批语对两句总结,只有这样才是高人。



曲径烟深,路接杏花酒舍;

澄江日落,门通杨柳人间

此联写得甚美!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了远方,路的深处烟雾缭绕如仙境,杏花飞落的路口有一座酒舍。澄江日落这样的人间美景,普通人家也可以欣赏到。这一联也出自明代的《小窗幽记》石先生把它选入了自己的楹联集中,亦见对此联之喜爱。

热不可除,而热恼可除,秋在清凉台上;

穷不可遣,而穷愁可遣,春生安乐窝中

此联也是劝世的。夏天确实热得令人烦恼,但是不用急,清凉的秋天马上就要到了,贫穷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但是穷愁却可以遣散,一家子和睦安康日子就会像春天般美好快乐。



人家住春水桥边,浮出几片落花,何异桃源洞口;

酒舍在烟霞堆里,听得数声啼鸟,不殊金谷名园。

这一联也是让人们于普通平凡中寻找美,感受平凡中的那份淡定从容。这让我想起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平凡生活中落花鸟鸣与桃源金谷中的无异,不同的是人的欲望而已。



再欣赏几幅写景的:

月挂寒梅,冉冉水轮缥缈;

风吹疏竹,萧萧玉珮叮咚。

一叶秋声枫林里,遥看征雁;

满园春色柳阴中,闲听啼莺。

石成金先生作为医者,眼中看得见劳苦大众,想要他们于困顿中看到光明,在平凡里感受美好,写了许多劝世篇章。这些对联都就写得很好,非常值得一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