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融合高端制造、新能源、现代通信与网络、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省经信厅近日印发《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争全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整零协同产业体系基本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提升整车市场竞争力、加快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方案》提出多项重点任务↓↓

深化整零协同体系

提升整车市场竞争力。推动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加速智能化进程,全面普及L2级辅助驾驶功能,加快L3级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新车型研发和市场投放。鼓励传统燃油乘用车企业加大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支持商用车企业优先发展纯电、氢能、甲醇等高阶自动驾驶商用车型,积极发展低速物流车、市政环卫等无人驾驶专用车。到2027年,打造2-3个全球汽车知名品牌。

做大做强零部件产业。鼓励智能座舱、汽车内饰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梯度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优质企业。到2027年,全省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高10个百分点,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单项冠军企业5家。

发展软件和数据服务业。引导整车企业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等核心软件开发,建立开源平台,积极吸引一批智能车控、智能电控等领域企业协同参与开发功能软件。鼓励汽车、交通、城市大脑等跨行业数据开放共享。到2027年,全省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营业收入达100亿元。

优化集群空间布局。支持杭州钱塘区、宁波前湾新区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打造环杭州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支持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高新区、经开区和永嘉、松阳等具有一定智能网联汽车配件产业基础的山区海岛县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差异化确定主攻方向。

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车规级芯片、能源动力、自动驾驶、“车路云”协同等关键核心领域,积极部署实施一批“尖兵”“领雁”和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聚焦智能座舱、线控底盘等优势领域,加快研发攻关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到2027年,累计组织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省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0项。

建设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支持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德清等地结合封闭测试场等场地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及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无线电监测检测中心并积极争创省级、国家质检中心。到2027年,国家机动车产品质检中心正式成立。

深化多元化人才引育。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产业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软件和算法、车规级芯片、传感器、动力电池等重点领域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到2027年,招引领军人才100人,培育紧缺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1000人。



强化应用场景打造

加快V2X技术推广。在有条件的城市路口、高速公路和城市重点路段推动新一代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NR-V2X)适度超前布局应用。探索部署城市公交车、公务车、市政环卫等公共领域存量车进行C-V2X车载终端搭载改造。

加速推进城市试点。推进杭州—桐乡—德清“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支持杭州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支持德清开展新一轮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宁波等地创建新一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探索开展宁波—义乌等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示范线、国家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

加大场景培育力度。开展“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典型应用场景”征集,以物流运输、低速配送等场景应用为切入点,遴选一批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运营模式清晰、示范应用效果好的示范应用场景。面向机场、公园、景区、园区、厂区、矿山和港口等场景投放自动驾驶车辆,探索商业化运营新模式。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云控平台建设。整合杭州、桐乡、德清等试点区域的车路云监测数据,提升数据积累和算力支持水平。支持跨区域多级平台云端数据互认融合,实现云控平台与车端设备、交通、公安、城市大脑等平台数据互通实现安全连接和数据交互融合。到2027年,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接入城市数量达4个以上。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试点城市、车联网先导区从交通安全、交通拥堵等方面评估分析城市路口/匝道交通运行数据。在重点路口和路段推进路侧感知与计算基础设施部署。到2027年,升级支持5G基站3000个,部署建设智慧路口不少于150个。

完善补能设施布局。支持整车企业和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建设居住区充、换电站,实现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支持重点地区科学统筹在主干道、高速公路服务区、园区、港口等适度超前有序推进油、气、氢、电、甲醇综合能源站改扩建规划,适时推动新一代能源(氢能、甲醇)汽车示范应用。到2027年累计建成公共领域充电桩20万个以上,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此外,《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创新“容错”、考核激励和社会保障机制,支持办好各类智能网联汽车研讨活动。推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监管体系,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编辑:季群雅

责编:丁桂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