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2月2日电(记者刘邓)大年初四,海南迎来春运车辆出岛高峰。平均宽度29.5公里的琼州海峡,承担了约90%以上生活物资和全部车辆进出海南岛的运输任务。

  针对往年旅客反映的新能源车过海痛点难点,今年相关港航企业新增两艘新能源汽车运输专用船“绿源一号”“绿源二号”投入运营。琼州海峡两岸的港口也相应增加了新能源车专用船的运输泊位,其中秀英港增加了3组泊位、海安新港增加2组泊位,运输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装载完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专用船“绿源一号”整装待发。新华社发(黎多江摄)

  “这条专用运输船船长126米、船宽28米,最多能够装载186辆新能源小汽车。与其他船不同之处在于,这条船有四个高压消防水炮,前后各两个,每个水炮射程70米,如果新能源车辆发生险情,它能够全面覆盖装载区域。” “绿源一号”船长徐训伟说。

  记者在海口市秀英港看到,一排排新能源车辆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绿源一号”船甲板上。新能源车主驾车进入港区后,工作人员会帮助他们将车辆停泊到专用船的泊位上,停好车后再交还车钥匙。


  一排排新能源小汽车整整齐齐地停放在专用运输船上。新华社发(黎多江摄)

  “之所以提供代泊服务,是因为我们的代泊人员对船上泊位分布比较清楚,他们开车上船可以直接到达指定位置,效率更高。”海峡股份新海轮渡码头管理中心副经理杨松川说,“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司机对船上的防滑条和口门不太习惯,会出现安全事故,由我们代泊可以确保车辆登船的安全。”

  来自广东的出岛旅客冯先生对港口提供的“专业人员代泊”服务非常满意。“以前我们自己驾车上船,有点手忙脚乱,没有他们专业。从我把车钥匙交给他们到停好车交还钥匙,也就差不多2分钟。”

  从成都自驾来海南旅游的刘先生切身感受到服务提升带来的变化。“以前我进入海南岛的时候没有‘代客泊车’,有些司机到了船上来回调整车辆会影响其他司机,车辆登船的时间因此拖的很长,导致上船的时间特别晚,但今天代泊后还有差不多1个小时才开船,时间会比较充裕。”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琼州海峡进出岛各港口均调增了新能源车辆运输专班数量,采取秀英港到海安新港、新海港到徐闻港对开模式。进出岛每天至少安排20个新能源车运输专班航次,并根据船票候补登记情况,适时增开航班,新能源车进出岛每天最大的运输能力约3500辆。1月23日至1月27日是车辆进岛高峰期,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运输能力经受住了考验,车辆滞留情况未再发生。

  杨松川提醒过海的新能源车旅客,配载期间一定要多加照看老人和孩子,避免出现将人落下的情况。因新能源车过海采取人车分离模式,代泊人员将车辆停放好后,司机还需到旁边装载燃油车的船舶登船,两艘船同时发班、同时到港,到港后司机再到新能源车运输专船来取车,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照顾好随行人员。

  琼州海峡运输季节性特征明显,春运期间增设专门轮渡从成本和收益来看,对企业来说可能并不是一笔合算的“经济账”。然而,相关港航企业积极响应群众过海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却是一本再合算不过的民生“大账”,也彰显了春运“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