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折射出人们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的情感
白沙闹元宵、中山千米长宴、慈云年猪宴
四屏舞龙舞狮、油溪打铁花、放焰火…
你最喜欢哪个镇街的年俗?
文末一起来投票
01
白沙镇
近年来,白沙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功申报白沙杂耍道具制作技艺、白沙车车灯、江津纸扎等多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举办白沙宴特色美食评选活动;开展“遗韵新曲·传承白沙”非遗进古镇大展演;东华街灯饰工程完工亮灯;打造“银发、研学、文化、影视、乡村游”等精品旅游线路,致力为游客提供更全面、更体贴的服务,展现白沙特有风采,擦亮白沙特色名片。
02
中山镇
每年春节将至,中山古镇“千米长宴”民俗文化活动令很多人翘首以盼。这项民俗文化活动,江津已连续举办20届,反而越来越“火”。 随着激昂澎湃的音乐响起,两头装扮得喜气洋洋的雄狮瞬间跃动起来,它们在热闹的活动氛围中尽情舞动,对远道而来的游客表示欢迎。除此之外,还有非遗鲤鱼灯、杂耍、川剧变脸吐火,婚俗唢呐、状元巡街、财神送福等10余项江津非遗项目接连上演。
03
慈云镇
杀年猪、喝刨猪汤,是慈云镇年关的传统习俗,年猪象征着家庭的富足与团圆,喝刨猪汤则成为邻里、亲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同时也寄托着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每到冬至过后,当地农户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挑选出膘肥体壮的年猪,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刨猪宴,远在异乡的游子也回到家乡,帮着一起杀年猪,筹备刨猪宴。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肉香四溢的刨猪汤,分享着过去一年的收获与喜悦,共同期盼来年的风调雨顺。
04
四屏镇
舞龙舞狮是四屏镇独特的龙文化。节庆当天,当地居民会自发组织舞龙舞狮民俗文化活动表演,祥龙迎风起舞、瑞狮踏云翻腾,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热闹欢悦的氛围,也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传承已久的元宵节“炸龙”表演是四屏镇年俗文化活动的独有环节,把年俗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当天表演将持续四个小时,人们欣赏表演、共同参与,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期盼小镇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05
油溪镇
为推进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油溪镇连续近十年开展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进万家迎新年活动。 大年初一有舞龙、舞狮、划花船、踩高跷、打莲厢、大头娃娃、扭秧歌等各种传统文化拜年活动,寓意驱邪辟秽、国泰民安、幸福美满、天遂人愿等美好祝福;元宵佳节有舞龙灯、打铁花、放焰火活动,寓意泼金撒银、万物复苏、生生不息、前景光明,期盼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红火。
06
德感街道
包汤圆、吃汤圆作为我国喜迎新春的一项传统民俗,有着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1月17日,德感街道高桥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社区活动室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以及20多名三峡移民开展“春节慰问添关怀,情暖三峡移民心”活动,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为三峡移民送去节日问候和家乡般的温暖。
07
嘉平镇
猜灯谜是嘉平镇每逢过年的保留节目。临近春节,各式各样的小灯笼在天水广场密密齐齐悬挂起来,浓厚的节日喜庆气氛迎面而来。灯谜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除字谜、成语谜外,还涉及防范非法集资、反诈、禁毒、生活常识、元宵节民俗等知识。居民们踊跃参与,开动脑筋,面对一道道谜语,时而苦思冥想,时而喜笑颜开,在一次次谜底揭晓中传递文化,分享知识。
08
龙华镇
龙华镇的刨猪宴是该镇春节的一大特色。刨猪宴 是一场庆祝丰收、分享喜悦的盛宴,包括祭祀、宰杀、烹饪等环节,菜肴丰富,传承文化。它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庆祝,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许,更是亲朋好友之间联络感情、增进交流的重要契机。
09
塘河镇
塘河民俗闹新春是融合非遗传统文化的民俗巡游活动,分为行进表演和就地表演两个部分,内容包括塘河婚俗、舞龙舞狮、花船巡游、西游记表演及送财神等节目,气氛热烈而富有特色,传承和弘扬了塘河的地方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新春气息。
10
夏坝镇
每年春节,夏坝镇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今年也不例外。春节期间,文化广场热闹非凡,舞台上,激昂的大鼓表演气势磅礴,欢快的水兵舞活力四射,俏皮的帽子舞别出心裁,每一个节目都将年的喜庆推至高潮。另外,写春联、福字的传统年俗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书法专家挥毫泼墨,为居民们送上饱含祝福的墨宝,承载着大家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11
支坪镇
支坪镇非遗鱼灯彩扎技艺已有三百年历史, 是真武场一带民间百姓在春节或其他节日用于游玩或悬挂门墙窗檐以反映热烈喜庆气氛的客家文化节庆用品。每逢新年到来之时,在一片鞭炮炸响过后,“鱼灯上街了”的欢叫声响彻真武街头。一个个嬉笑的孩童提着透亮的鱼灯接踵而来,从古老的灵关祠跟到南华宫,又从天上宫追到万寿宫,最后齐聚在马家洋房,跳着、蹦着、笑着、闹着,把鱼灯舞得活灵活现、精彩酣畅……
12
蔡家镇
蔡家镇的舞狮活动,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盛事。每逢佳节,镇上的舞狮团队便身着彩衣,手持狮头狮尾,穿梭在街头巷尾,为居民们带来吉祥与欢乐。在锣鼓的节奏中,醒狮们摇头晃脑、眨眼吐舌,时而腾跃,时而翻滚,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在登高表演中,“狮子”慢慢攀上杆,做“睁眼”“洗须”“抖毛”等特技动作,成功登顶后,在杆顶放下了“祥狮献瑞”旗帜,点燃了新年祥瑞氛围,现场群众纷纷拍手叫好。这一传统习俗,已深深扎根于蔡家镇的文化血脉之中。
13
鼎山街道
鼎山街道是联圣钟云舫故乡,辖区有钟云舫故居、“天下第一长联”楹联博物馆、滨江路楹联文化长廊等楹联文化相关景点7个,楹联文化底蕴十分浓厚。鼎山街道秉持文化惠民理念,依托楹联文化资源,结合各类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文化活动,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写春联送祝福一直是鼎山街道喜迎新春的传统习俗。一幅幅喜庆的春联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年味与关怀,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14
贾嗣镇
敲腰鼓在贾嗣镇是一项属于庆祝的活动,腰鼓舞的节奏明快,动作轻盈,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逢年过节、好事上门时都会请腰鼓队来敲一敲、舞一舞,敲击的节奏似跳动的生命和力量,震天的锣鼓声向大家昭示着,“好事来了!”。
15
圣泉街道
新年登高,领略秀美山川。新的一年走进大自然,登高健身强体,扫除旧年积结的郁气,迎接积极向上的新一年。成渝古道江津段,徒步线路全长18公里,起于圣泉街道双龙场,终于缙云山红豆村,向北可至京城,向西可达成都,是成渝地区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厚重、生态最优质的一段古道,被誉为“成渝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一路风景美不胜收,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又有一路椒香扑鼻的清新,亦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愉悦,是登高望远非常不错的选择。
16
石门镇
石门大佛寺,万里长江第一大佛,香火绵延,每年春节都吸引大量香客前来抢头香。抢头香指的是在新年到来之际,人们争先在寺庙里烧第一炷香,认为这样可以获得神灵的庇佑,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一年的好运、平安和福气,有“拔得头筹”“好彩头”的寓意。因此除夕之夜,大佛寺现场人山人海,香烟袅袅,钟磬声、诵经声交织,氛围十分浓厚。这个习俗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新年的新期许。
17
双福街道
1月13日上午,双福街道2025年“笔墨浓香迎新春 龙腾蛇舞送福至”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在时代广场举办。活动现场,书法家们提笔挥毫一幅幅喜庆、吉祥、温暖的春联,一个个金色的“福”字满载对新年的祝福和期盼。辖区群众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边欣赏书法创作,一边品评春联寓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派欢乐祥和的热闹景象在时代广场上演。“万事如意”“五福临门”“佳节吉祥如意来”……群众纷纷排队领取心仪的春联。
18
四面山镇
在四面山镇,杀年猪是当地的一项民俗活动,承载着中国人对于丰收与团聚的深深期待。在每年的年末,当寒风渐起,家家户户便开始筹备这一重要的仪式。杀年猪的过程本身便充满仪式感。一位经验丰富的屠户,身着朴素却干净利落的衣裳,站在一个大型金属烤架旁,准备着手处理那只被精心挑选的白色肥猪。 当一切准备就绪,一场盛大的聚餐便开始了。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用自家养殖的猪肉烹制的美食,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
19
先锋镇
每逢春节前夕,先锋镇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文化大拜年活动,150余人敲起锣鼓、扭起秧歌、舞起彩龙,共庆新春。连续12年开展的文化大拜年活动,以地方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民俗节目为载体,组织舞龙舞狮、腰鼓、秧歌等文艺队伍通过游街巡演等形式展开,今年增加了花船队和儿童鱼灯队,他们深入乡村、走进社区,送文化、送祝福,展现了过年的喜庆氛围,让广大群众体验了地道的先锋年味儿。
20
杜市镇
欢天喜地迎新年,鼓声阵阵年味浓。每当临近春节,杜市镇广场上总会响起阵阵鼓点声,打鼓爱好者们欢聚一堂,时而敲击鼓心,时而鞭打鼓边和鼓框,打、抽、叩等动作一气呵成,飒爽的英姿,飘舞的红缨,大鼓阵阵作响,气势如虹,在阵阵鼓声里“年味”也越来越浓。
21
广兴镇
银水映月华,祈福保平安,大年初一“挑银水”是广兴镇流行 百年的年俗,尽管当今的农家都通上了自来水,不再需要去井里挑水,但早上起来也要接一盆水,寓意着勤劳致富。正月初一“吃元宝”,初二吃寿面,寓意着团团圆圆、健康长寿。街上还要闹花船、玩龙灯、放花筒,热闹半个月。
22
珞璜镇
民星站C位,热闹办“村晚”。自2014年起,珞璜镇合解村就坚持每年举办“村晚”,通过发动本村村民自编农耕情景剧、歌舞戏曲、相声小品等节目,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风文明。2024年,合解村投资修建“合解天天村晚大舞台”。在表演形式上,将游廊、田坎、菜地、院坝等设置为表演区域,融入磨豆花、打糍粑、滚铁环、斗鸡、犁田、捕鱼等传统农村民事民俗互动展演,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乡土文化魅力。在运作模式上,将“村晚”名片与“银发经济”结合,由村集体公司与第三方专业团队合作,吸引众多中老年团队和文艺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从而达到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实现文化变现的叠加效应。
23
石蟆镇
石蟆镇的年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石蟆百戏伎艺。石蟆百戏伎艺作为江津区年俗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和完整的表演仪轨。这一传统艺术完好地继承了自汉代以来的百戏传统,表演形式多彩多姿,尤以橦技(又称竿技,俗称“猴子爬竿”)、狮舞和“耍和尚”等节目为代表,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春节期间,这些精彩的表演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24
吴滩镇
杀年猪是吴滩镇的传统年俗,进入腊月以后,就陆续有家庭宰杀年猪。它不仅是对一年辛勤劳动的奖励,也是对新年丰收的期盼。杀年猪后,主人家会邀请大家一起享用刨猪汤宴。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次团聚,一次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未来的祝愿。刨猪汤宴上,可以品尝到粉蒸肉、回锅肉、肝腰合炒、泡椒血旺等地道的农家菜,每一口都是对传统年味的传承。
25
永兴镇
文艺团队是永兴镇的特色年俗活动。活动中,一支英姿飒爽的军鼓队率先登场,他们身着统一制服,步伐矫健,伴随着激昂的鼓点,为整个游街队伍拉开序幕。军鼓声声,震撼人心,不仅展现了队员们的飒爽风采,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游街队伍中,还有舞龙舞狮、民乐演奏等多个精彩节目,让这个春节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年味。
26
朱杨镇
打连枪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朱杨镇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喜庆氛围。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表演者手持特制的连枪(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通过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演奏出一段段悠扬而又激昂的旋律。
记者:黄娅秋 张渝 胡耀方
编辑:李佳蔚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