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拍摄的“灵蛇贺岁 新春献福”安庆古城年味记活动现场。通讯员 黄有安 高庆宁 摄
黄梅戏《罗帕记》剧照。通讯员 张培培 摄
“一座黄梅城,满城戏中人;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提及安庆,总是绕不开一个“戏”字。
这里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发生地,走出了众多的徽班名伶。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也于此发展壮大,唱响大江南北。
“最有戏的城市、唱着过的市民。”春节期间,安庆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春节演出季火爆开启,《天仙配》《女驸马》《小辞店》《孔乙己》等经典剧目、新编剧目轮番登场,陪着市民过大年。
有戏安庆,山水宜城。“宜城”是安庆的别称,源于东晋诗人郭璞游历至安庆时,指称“此地宜城”。
雄奇灵秀的天柱山、碧波荡漾的花亭湖、“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江上蓬莱”小孤山……安庆的宝藏景点已经盛装以待,欢迎四方宾朋前来“打卡”。
安庆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古皖文化、戏剧文化、桐城派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共生共融,绘就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因一首“让墙诗”而美名远扬的桐城六尺巷,是安庆市最闪亮的一张文化名片。这条长100余米、宽约2米的小巷子,是被“和”字哲学充盈的“最宽阔”的巷道。
李白对诗、川剧变脸、唐服巡游……春节期间,六尺巷景区准备了10多道“文化大餐”,向游客诉说新时代的“六尺巷故事”。
此地宜城,平安吉庆。过年来安庆,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感受“戏曲名城”不一样的年味儿。
记者 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