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专家马寅初,呼吁全中国的每一户人家都只生一个小孩,违者则严厉处罚。

当全国上下都开始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时,却有人发现他本人居然娶了两个老婆,还生了八个孩子。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01

1955年,马寅初还在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在闲着没有事情的时候,就研究起了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来预测未来中国的人口增长。还针对这一问题写了自己的议案


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马寅初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新中国成立之后,结束了华夏大地以来长期的战乱,人们的生活趋于安宁。

医疗水平和国家鼓励生育,让人口呈现了飞速增长的趋势。


但是人口快速增加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人越来越多,粮食不够吃,住房也紧俏住不下那么多的人,导致各种资源短缺,从而会引发一系列饥荒或者瘟疫社会问题。


马寅初提出的想法并没有遭受别人的支持,认为他都是在说瞎话,如今国内刚刚恢复宁静,国际上的政治形势并不稳定,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再卷土重来。

多年的战争让国内的人口损失严重,所以国家才会鼓励人口生育,提高劳动力,还有充当备战资源。


马寅初知道自己的想法是相和现在的生育政策是相违背的,不过他并不放弃,而是收集了更多的资料研究未来国内人口增长的趋势,还写出了相应的政策用来解决人口增长的问题。

历经几年的呕心沥血,马寅初在1957年的时候,终于写出了《新人口论》这一著作。为了让自己的理论推测更能贴近实际状况。


他还去多个地方的农村进行去考察,调查起来人口和粮食之间的生产关系

在这本书里面,他从多个观点阐述了未来人口增长的爆炸式增长,还预测出来了人口增长之后所带来的灾难。


并且他还在书中提出了应对措施,要计划生育,限制人们要孩子,晚生晚育

马寅初当时把自己所写的关于对未来人口发展的文章,发布在人民日报上之后,人们对于他的批评就像潮水一般涌来。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传统的,认为生的孩子越多越好,还有性别歧视思想影响,认为男孩要比女孩好,连生几个孩子直到生出男孩再不生。


他先进的思想并不能被当时的人们所能理解,并且了解马寅初的家庭情况的同事还嘲笑的对他说:“你还让人家少生几个孩子,你自己都有八个孩子,提出来好像是不太合理”。

马寅初听见这话之后,几乎要气个半死,当时他生那么多的孩子完全是处于时代的局限性,并非他的本愿。


02

他出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清朝,马寅初的家庭曾经是一个书香门第

从明朝的时候,他的祖先就开始做官了,当时等到清朝建立之后,马家曾经有一个家规,外族入侵之后,马家三代都不许做官。


清朝时马寅初的祖先就从官场转到了商场,做酿酒生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家里面非常有钱。

所以马寅初出生之后,就是一个小少爷身边奴仆无数,还被父亲送到私塾去读书。


他生的虎头虎脑,健壮敦敏,家里人非常喜欢这个孩子。马寅初的父亲有四个儿子,大哥在外面做别的生意不经常回来

其余剩下的三个哥哥身体不好,父亲对马寅初寄予厚望,认为他将来一定能担任起家族的生意


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洋大学进行读书。在大学之中,马寅初的成绩也是异常的优秀,还获得了清政府公派去国外留学的名额。

他去往国外之后,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和冲击,还再不断的学习着文化和知识希望未来能将祖国做出贡献。


封建社会都是包办婚姻,马寅初也不例外,父母给他找来一个门当户对的姑娘让他成亲,接受过新思想的马寅初,根本对这桩婚事非常不赞成,但是他却拗不过父母只好成婚。

马寅初的妻子名叫张团妹,他成亲之前和这个妻子并没有见过面,两人之间也没有任何的感情


过着相敬如宾的生活,婚后张团妹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的到来让夫妻两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马寅初也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儿子染上了重病,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治疗,因为早逝的儿子,他消极难过一阵子


后来张团妹又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才让他从失去儿子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马寅初看见自己女儿的笑脸,心软的一塌糊涂。

当时的三十多岁的他,膝下只有三个女儿,他的哥哥们都还是病怏怏的难挑大事。


他的父母比较心急,想让这个小儿子赶紧有一个男孩传宗接代,觉得大老婆生不出来了男孩,两位老人着急的又给马寅初纳了一个小妾,等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父母已经把小妾给他抬到后院去了。


这个小妾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女儿的同学,比马寅初小上二十多岁,当初进门的时候才十三岁的年龄。

这个年龄放在现代才刚上初一的年龄,却在万恶的封建社会就要被当成生儿育女的工具,不禁让人感叹,旧社会对普通人的剥削。


马寅初也无法拒绝掉这门亲事了,如果他强制退婚,在那个年代女子的名声大于天,她就无法在这个世道里面活下去。

他有两个老婆属于在民国时期,当时是非常的现象,当时有钱有权的人基本上都是三妻四妾的


八个孩子也都是在民国时间生,所以说马寅初的婚姻带着时代的局限性,在封建时代的身不由己。

当时国内有人对他的思想过于进步,当时大多数人对于他就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在批判之后,马寅初在1959年的一篇杂志上面,发表了一篇答辩文章。


在文章之中,他表示自己虽然年龄已高,年近八十,但是决不屈服,认为自己的那些理论是错误的。

在1960年的时候,他因为发表的文章让自己的事业受到了影响,被迫从北大校长这一职位上面下来。


从现在的发展眼光来看,马寅初的计划生育的思想是正确的,但是他的人口理论也并不是全对,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局限性。

他批评因为人口太多,而不得不为一些多余的人口搞一些中小型工业,而不能大力发展重工业。


因为当初提出的问题,马寅初的事业和家庭都受到了一些影响,直到十年之后,国家因为之前发生的动乱,产生了低迷的现象,人口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他曾经的推论似乎是得到了证实,于是马寅初被平反,将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提上了日程。


在马寅初去世的那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为了缓解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压力

如今国家老龄化严重,计划生育又不符合如今社会发展,就制定了新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二胎。

结语

人口生育政策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时不被人理解的看法,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变成了现实。

信息来源: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