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确实是贵州户籍人口最多的一个地级市,户籍人口达到了950多万,接近1000万了。

但是,毕节有很多当地人常年都是在外打拼,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2023年毕节全市(包括区域内的县乡镇人口)的常住人口为673.18万人,也能佐证说明人口的净流出态势。



对于开通地铁,国家是有对于城市的城区人口和地铁客运强度要求的,就整个贵州而言,目前只有省会城市贵阳有地铁,目前已经开通了4条,还剩一条s2线已批复待建。

贵阳的户籍人口也就450多万人,但是常住人口达到了640万人,属于人口净流入城市,贵阳的外地人还是很多的,包括来自贵州省内各市州、县城,以及来自省外的外地人。



就拿当前贵州已经开通了地铁的城市贵阳来说,要批复一条地铁也真不是容易的事,毕竟有投入和回报率的考量因素,一方面是开通后能起到多大的交通运载效用,另一方面还要看地铁带动的城市地段、板块的增值潜力和上升空间。

就毕节和贵阳对比,不敢说毕节市中心的地段和区位,就一定比不上贵阳市郊区的区位。

但是,位于省会城市周边,哪怕是郊区,都一定是要比位于地级市市中心,更容易享受到全省最优质的教育、医疗、商业、交通资源的。

因此,从这个视角来看,哪怕是地铁修在省会城市的周边和郊区,其带来的社会民生效益、经济增长效益、城市发展效益,都是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地级市市中心的。



毕竟,在城市的竞争格局中,跨越城市的阶层金字塔,要比跨越个人、家庭的社会阶层更难,因为越是大的城市,越能虹吸各方面优势资源,发展速度也就越快,这个是呈马太效应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所以,可以预见的中短期内,毕节就算户籍人口众多,但常住人口也就是和贵阳同一个数量级,而且好多还是常住在毕节所属的县乡等区域,真正居住在毕节市核心城区的城区人口,一定是不如省城贵阳的城区人口的,这一点,无论是生活经验的体感人口密度,还是从数据来看,都是不难得出结论的。



但是,如果从更为长远的视野来看,毕节临近贵阳的一些县域,比如黔西,就是和贵阳的清镇相邻接壤的。

未来贵阳市区域内一旦地铁网络饱和,甚至连清镇都已经开通2~3条地铁之后,那么从清镇延伸到周边的黔西等区域,也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隔壁的四川省会成都,到相邻地级市资阳的地铁,也是资阳首条轨道交通,即成都地铁S3号线,就已于2024年9月29日开通运营。



当然,前提是成都这样的省会之于四川全省,省会城市首位度足够高,有富余的实力能够来反哺、辐射周边市县。

而贵阳当前,仍然处于夯实自身强省会地位的阶段,毕竟贵阳市主城区域内,也仍然还有很多地铁空白区域,起码要等到贵阳市内以及郊区的地铁网络足够饱和之后,外溢的价值,才有可能将邻到临近省会的毕节黔西等周边县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